在汽车产业和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汽车供应商与汽车经销商要构建成为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12月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在2021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表示:“汽车市场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前所未有,总体看机遇大于挑战。”
![]()
在他看来,中国汽车市场和流通行业,正呈现出五大特征和变化:
第一,是国家在汽车流通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继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之后,今年8月,商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便利二手车异地交易的通知》,将加快形成二手车交易全国统一大市场。
![]()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优化二手车转移登记,规范二手车销售管理,大力发展二手车经销业务,全面打通二手车市场堵点、痛点的相关政策,一旦措施出台,将为二手车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二手车流通将会和新车流通一样便捷,进而为新车消费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推动整个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
第二,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鲜明对比,新产品层出不穷,销量逆势上扬。同时,私人消费占比大幅提升,市场渗透率显著提高。这让人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由原来的政策“单轮驱动”向政策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转变。
![]()
第三,伴随新一轮科技浪潮和数字经济发展,汽车产业和市场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并且已经深入到行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智能网联时代,数字化对汽车产业和市场可持续发展将至关重要。
从市场数据来看,今年1-10月,零售端新车销量达2142.7万辆,同比增长10.8%。这份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既是全行业在疫情影响下不畏艰险,通过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和扎实推进复工复产所取得的成果,更彰显了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强大韧性。
第四,车用芯片短缺导致汽车产销下滑。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汽车供应链的安全风险激增,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结构平衡,突出表现为车用半导体芯片产能短缺对全球汽车市场造成的不利影响。时至今日,芯片短缺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冲击依然存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
综合来看,传统燃油车的产销可能已基本见顶,未来下行已是趋势,而新能源汽车将保持高速增长,逐步抢滩燃油车市场。
第五,汽车流通渠道多样化发展。2021年,对于汽车流通行业来说是披荆斩棘、转身求变的一年。受疫情持续散发、供应链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逆变,一方面经销商盈利水平受市场价格影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经销商又处于无车可卖的尴尬局面。
更为重要的是,传统汽车销售模式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汽车产品和技术在变,市场结构在变,消费者需求在变,渠道也必然发生变革。
![]()
不论是以特斯拉、“蔚小理”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还是传统汽车企业的电动车品牌和燃油车,都在进行渠道创新,试水直营或代理等销售模式,探索多渠道营销,寻找用户体验与成本效率之间的平衡点。
沈进军认为,我们愿意看到一个以高效畅通为特征,渠道多元化、业态和模式多样化的现代汽车流通体系的建立,也希望与汽车品牌厂家、经销商等产业链各方一道,共同探索有助于提升流通效率和服务体验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同时,我们也反对漠视既有经销商的伙伴价值,单方面改变渠道模式现状,损害经销商发展利益的做法,这也是与《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相悖的。
他补充道,在汽车产业和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汽车供应商与汽车经销商要构建成为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