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千五百年前,我国正处在春秋战国时期,彼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从而指出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特性,这也是摄影技术发明的主要理论基础。
![]()
然而理论和现实总有很大差距,直到一百多年前,小孔成像才在摄影方面得到实际应用——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可携带的照相机;几十年前,数码相机才诞生,自此照片不再需要冲洗;而在二十年前夏普推出第一款带有摄像头的手机之后,摄影进入了手机时代。如今手机后背没几个摄像头,都不好意思掏出来。
在摄影出现之前的漫长岁月中,绘画是具有实用性的。很多古装剧都有某人被通缉的剧情,告示栏会贴张画像,只不过绘画与真人往往有差距,这取决于作画人的绘画水平。而摄影的出现,几乎剥夺了绘画的实用性,仅剩艺术性。
![]()
要说世界上最成功的人物画像,《蒙娜丽莎》当仁不让,据说每年有约600万人到法国卢浮宫观赏这件500年前的作品。不过,我觉得相比这幅画,大家更应该了解的是达芬奇这个人,曾经我只知道他是个画家,直到我看到一个纪录片,才知道他称得上真正的博学多才,在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天文学等很多方面均成就斐然。
很难想象,这个世界上能有人在如此短暂的一生中,在多个领域均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但可以料想,他必定在付诸了不懈努力的同时,还拥有着过人的天赋。
![]()
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它们就像车和车之间的区别一样明显,直至今天,依然不乏徒有工具性质的车,而有些车则已然堪称全能,比如我最近试驾的一款车型——奥迪RSQ8。
很多对车不是那么感兴趣的人都知道,RS是奥迪的高性能车序列,但用“高性能车”形容RSQ8,我觉得有些片面。
![]()
毋庸置疑,RSQ8的性能很强。目前国内在售的车型有一千多款,可发动机缸数在8缸以上的只有几十款。RSQ8搭载的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600马力、最大扭矩800牛米,这几十款中还真找不出几款升功率比它大的。强大的动力支撑,也使得这款近2.5吨的大块头,能在4秒内从静止破百。
![]()
作为RS车型,RSQ8也有两种RS模式,其中RS1是自定义模式,可以单独设置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部件的状态。RS2是最激进的模式,其在动态模式的基础上还提供了起步控制功能,该模式下同时踩住刹车油门,系统会将转速保持在两千多转准备弹射起步。
为了方便车主自行测试,在仪表上还有加速计时的功能,0-100km/h和0-200km/h的加速都能测。此情此景,无疑应该配图一张,遗憾的是,我把车还完才发现,忘记拍照了...
当然,我觉得选择RSQ8的车主们,应该不会太关注自己的车具体是几秒破百,在换下一台豪车之前,甚至都不会玩几次弹射起步,尤其是在车内有乘客的时候。毕竟弹射起步车头会在强大的动力推动下抬升,姿态比较夸张,坐在车内肾上腺素会飙升,虽然刺激,但也令人窒息。
![]()
既有了夸张的动力输出,自然需要相应强大的刹车约束,我这次体验的车型装配了碳陶瓷刹车盘,配合前十后四的刹车卡钳,以及尺寸更大的23寸轮毂,刹车能力强大,驾驶起来非常有信心。
![]()
RSQ8是一款SUV车型,这点在你看到它的第一眼便能确定,但它开起来其实一点都不像SUV,因为它太稳了,这点在过弯的时候尤其明显,它既不会像有些SUV前后晃动剧烈,也不会在过弯时由于重心转移而产生明显侧倾。
我并没有开这款车上赛道,但在某段封闭道路比较激进的驾驶、在高速匝道保持较高速度过弯时,都能明显察觉到其稳健,日常的使用环境,远远无法试探到其极限。能登上纽北最速SUV的宝座,弯道表现自不会浪得虚名,如果你要是拿这车上下班代步,那真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
RSQ8之所以如此稳,我想有几点原因,首先它采用了295mm宽的轮胎,拥有不错抓地力;其次,它配备了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并针对底盘进行了强化调校;再者,它配备了基于48V的主动防倾系统,能动态调节以抑制侧倾,使得车辆过弯时能紧贴地面,不动如山。
![]()
尽管RSQ8有着比较激进的一面,但我认为,其整体也是一款舒适性出色的车型。即便在最激进的RS2模式下,它的转向手感对于一款高性能车而言也是偏轻的;即便空气悬架降到最低,它的舒适性依然出色,加上其SUV离地间隙较高的特性,开着它你完全不必像某些高性能车那样小心翼翼,时刻担心前面突然出现个小坑以至于底盘哐当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