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工厂比保时捷还好的车企,您会想到谁呢?您可能会先想到蔚来汽车的李斌,去年李斌在公开场合说他们的合作伙伴江淮的工厂比保时捷的还好,这一句话曾短暂把江淮推上了风口浪尖。前不久,江淮发布了他们的2018年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为-7.7亿人民币,也就是亏损7.7亿。
亏损的原因,江淮也在报告中做了总结,一共有五点,一是受行业不景气影响,公司销售整车和底盘同比下降9.48%,其中乘用车和客车销量下滑明显,致使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下降。二是因应收账款、存货等因素计提的资产减值;三是部分项目处于投入阶段,尚未见收益;四是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新车型平台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五是汇率波动和融资成本上升。
江淮业绩不好不是2018年这一年的事了,再往前一年也是,而业内给江淮单加了一条亏损的原因,那就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有分析认为2018年因补贴的减少,江淮少入账10亿元左右,如果有这10亿,业绩还能好看点,也有媒体给江淮算了笔账,从2014年到2018年2月江淮累计得到的新能源补贴是87.18亿元,到时完整财报出来咱们也可以看看在新能源车的研发上江淮去年投入了多少。
在投资上未见收益这是肯定。我们在一开始就提到了蔚来汽车的李斌,李斌玩命夸江淮的工厂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那个工厂是给蔚来建的,李斌说:“江淮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帮我们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级工厂,用的是全球最好的设备,完全按照我们的工艺要求去设计生产线”。这个工厂江淮花了多少钱呢?总投资金额是23亿元,投资的钱全部由江淮来出。除此之外,江淮和大众还有一个合资项目,目前也未见收益。
所以您看,花的比挣的多,当然亏损了,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挣得不多呢?车卖得不好呗,不好的原因一个是新品更新太慢,江淮这个品牌很快就淡出了市场的视线,这暴露了江淮研发储备不足的问题,同时,质量还是个大软肋,在车质网的大数据平台上,关于江淮的投诉集中在发动机、变速箱以及车身生锈等问题上,尤其是车身生锈这个问题,6年前就上过315晚会了,如今还没有解决,而且车身生锈真的不是一个什么难题,所以,江淮产品的可靠性确实有待加强。
江淮的问题,看似是个简单的因果问题,其实是个系统问题,像打造新品牌的吉利和长城都有巨额的投资和投入,但是越花钱挣得就越多,挣得越多就越花钱,势不可挡,这就是自身的系统形成了一个正反馈,江淮则是一个负反馈,钱花的越多,主营业务反而变差了,自身越来越不够硬,这就会导致更要高度依赖那些合资项目,江淮在蔚来和大众那儿的话语权在将来看来有些堪忧,所以,对于江淮来说,让自己的系统形成正反馈才是生路啊!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