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利4S店里,买个车比双十一抢货还难!”
——“怎么回事,提车竟然要等2个月?”
……
近日,功夫汽车来到广州的吉利4S店探店,不少消费者“抱怨”吉利“一车难求”,甚至连展车都看不到。
对此,我们询问了店内的销售顾问小罗。她也挺无奈:“来店客人很多是来询问星越L和星瑞,由于这两款车型均属爆款,所以排车周期都较长。”
她还特别指出一个情况,让功夫汽车颇感惊讶:
“店里的四驱尊贵型星越L(次顶配)展车昨天刚刚被提走,那位客户原本的意向是顶配版,最后等不及,就直接提走了。”
至于新订单的提车周期,小罗则表示,星越L由于先期的订单实在太多,而且芯片短缺,现在下定也没办法给出确切提车时间。另一款中国星产品星瑞则稍好一点,现在下定的话2个月左右可以交车,“可以赶上农历春节。”
功夫汽车进一步了解到,目前除了星越L与星瑞这两款热门车型“脱销”,其他车型的现车也都悉数售罄。如果现在下订的话,最快也要等到半个月之后才能提车。
其实,吉利在终端市场“一车难求”的情况,也在吉利10月销售数据上体现出来。截至10月底,整个吉利汽车未交付订单已超过15万辆,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吉利单月销售量。
我们通过分析吉利10月销售数据,就不难发现“一车难求”的情况,并不令人意外。透过这些“紧货”的销售数字,再结合功夫汽车走访,我们却发现,“芯片荒”之下的车市正在悄然生变,“小趋势”开始浮出水面。
(1)吉利多品牌“缺车”,越高端越“缺”
那么,“芯片荒”之下,吉利10月情况到底如何呢?
首先,从终端交付数量来看,10月份吉利交付数量达到11.28万辆,前10个月交付数量达到103.66万辆,终端情况优于厂家的发货数量。
这从侧面反映出在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吉利汽车受欢迎的最真实的市场反馈。
综合来看,10月份超11万辆的月度销量的主要贡献力度,依然是“中国星”系列和领克品牌这样的高价值产品上。
这也进一步夯实了吉利汽车“越高端,越畅销”的步伐。在芯片荒之下尤为难得。
具体到品牌车型上,吉利“中国星”系列贡献了1.82万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中国星”系列的真实水平表现。
其中在8月、9月已经实现连续销量破万的星越L,在10月销量回落至4,029辆。结合4S店卖展车的情况来看,显然并非是因为产品力和市场原因,而是因为芯片的严重短缺导致产能受限。
相对而言,星瑞的情况要稍微好些,10月星瑞依旧保持万辆水平,达到1.2万辆,上市12个月星瑞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2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品牌家轿爆款。
而从其所在的价格区间来看,星瑞已经站稳了合资品牌的优势阵地,颠覆了合资品牌对紧凑级轿车领域的垄断。
高端化趋势,在刚刚迎来5周岁生日的领克品牌上,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10月,领克品牌销量再次突破两万辆,达到21,707辆,1-10月总销量169,667辆,同比增长33%。
其中,上市不久的领克09累计订单也已经破万。作为一款定价已经超过30万的车型,领克09不仅是领克品牌的旗舰,更是中国品牌的颠覆之作。
目前,领克品牌的累计总销量近60万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品牌向上的榜样。
由此,“中国星+领克”共同组成的吉利高端组合,以39,960辆的成绩占比吉利10月全系销量的36%。
此外,新能源双子星极氪品牌和几何品牌也迎来重大利好。
截至2021年10月底止,7天时间内,极氪 001共交付199辆。这199辆的意义在于,吉利电动化进程中唯二重要的SEA浩瀚架构开始释放潜在的巨大市场效应。
而几何品牌10月订单再次过万达11567辆。在海外销售方面,首批出海的几何C已在以色列市场开始销售。
不过,在高端化畅销、新能源的高光之下,吉利也有着“幸福的烦恼”——“缺车”。
星越L自预售以来积累的订单已经超过7.5万辆,但是交付的数量仅3万辆左右,还有超过4万辆的缺口。截至10月底,整个吉利汽车未交付订单多达15万辆,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吉利单月销售量。
在功夫汽车看来,吉利“缺车”,且越高端越“缺”,在这个供求不对称的环境之下,直接体现了吉利的高品质和高价值正受到消费者青睐与认可。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芯片荒”缓解,吉利汽车尤其是高端车型有望出现新一轮交付高潮,销量将持续攀升。
(2)一车难求背后的“分野”与小趋势
事实上,放眼时下整个汽车业,“缺芯”二字都拥有极高的出镜率,也是当前行业存在的客观事实。
但是,芯片荒也像一面放大镜,“照出”了车市未来的新趋势。
第一个“小趋势”,就是“高端分野”。
在走访4S店的过程中,功夫汽车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明知星越L提车周期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几乎所有消费者都选择了等待,而且没有 B计划,甚至连配置都不改。
用其中一位消费者的话来说就是——“反正都要等,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还不如买个好品牌的高端型号。”
在功夫汽车看来,消费者的态度决定了车市的趋势。中国星的热销,所反映的即是消费升级之下的必然走势,也是汽车产品高端分野加速的真实写照。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随着全球芯片荒形势的日益严峻,消费者的对汽车的购买意愿将会越往头部品牌靠拢,而诸如价格等因素将被弱化,消费者只会更加看重产品力与品牌力。
以星越L为例,目前星越L的累计订单已经超过7.5万辆,但是交付的数量仅3万辆左右,还有超过4万辆的缺口。可谓“订单越多,欠账越多”,但消费者仍旧愿意等待。
这是因为在产品力上,星越L堪称二十万级别车型的天花板。
作为吉利品牌的最新旗舰,星越L在CMA全新智能可进化电子电气架构、Drive-E 动力及第六代四驱、高通骁龙8155芯片、吉利银河OS操作系统、IMAX三联屏及四屏联动,以及豪华用料与工艺、越级空间、舒适性等方面均具备非凡的价值和体验,是20万元以内没有对手的大五座SUV。
而在品牌力上,在正式进入4.0时代之后,吉利的品牌价值早已今非昔比,而中国星更代表中国汽车品牌的最高水平,是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车系标杆。
在兼顾产品力与品牌力之后,吉利自然而然站上了中国汽车品牌“食物链”的顶端,“越高端,越畅销”的中国星,自然也成为高端分野的主要流入对象。
除了引领高端分野,中国星还带来了第二“小趋势”——油车智能化打破“天花板”。
在当下主流年轻消费者的认知里,只有电动车才能走智能化路线,但没想到吉利破解了这一魔咒。
譬如,星越L搭载了最强的车规级高通骁龙8155芯片,支持5G高速网络,一芯驱动多屏,在算力等竞争力上,更是特斯拉的2倍。同时,搭载吉利全新一代数字智能系统,比苹果Siri还人性化。
此外,中国星系列车型均支持整车FOTA在线升级技术,可以像手机一样随时与网路保持连接,实时更新,让用户享受到常用常新的进化体验。
在自动驾驶方面,中国星还搭载5G-AVP 1km无人泊车技术,借助5G技术,实现车场端、车云端、移动端实时通讯,实现车辆自主寻找车位泊车、自主定位车主,借助安全的自动驾驶,让用户完全从停车难的场景中解放出来。
可以说,吉利打开了燃油车智能化天花板,打破消费者对燃油车智能化的认知。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星越L等中国星系列一出场就成为“顶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31日,吉利还正式发布了全球动力科技品牌“雷神动力”与“智能吉利2025”战略。这意味着未来吉利将在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领域,带给行业和消费者更多的期待。
(3)功夫拍案
通过“芯片荒”这面镜子,我们看到车市两个“小趋势”。
首先是,吉利为龙头的中国品牌反而强者愈强。
其次是,燃油车智能化,吉利引领中国品牌遥遥领先,与电动车不相上下,这也是对消费者认知的一种强有力颠覆。而雷神动力与智能吉利2025的发布,则强化了消费者对吉利智能领域在明年新预期。
毋庸置疑,“芯片荒”就是车市一次客观的淘汰赛,更是一次中国品牌“吐故纳新”的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