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几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城市根据《交通法》规定,在城市各大路段设置了礼让行人抓拍,处罚标准为:记三分,罚款两百元,力度不小,可能不少车主朋友都吃过亏。我们没有理由去质疑法规的合理性,但是在法规具体实施阶段,确实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
![]()
首先,法规细则宣传不到位。柱子一立,摄像头一装,斑马线旁边写上“礼让行人”四个大字就算完事了。行人不知情,司机也不知情,按照以往大家的观念,只要互不影响,各走各的,相安无事。等到司机这边收到违章短信,才恍然大悟。比如在淮北市,刚引入礼让行人抓拍时,根据交通指挥中心的数据显示,一天的数据就达980余起!于是乎经过斑马线每次都小心翼翼,而行人依然后知后觉,看见车减速让行也不敢走,但是又在路边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感觉,造成了车和人“大眼瞪小眼”的局面。曾经有一次打的士,司机在路过斑马线时抱怨,“哪天不上班我也要去走两趟斑马线,体验一下当大爷的感觉”,道出了行人对礼让规则缺乏了解的无奈。
![]()
![]()
礼让行人细则如下:
1.对向车道行人在没有到达双黄线时,车辆可以直行通过。
2.车辆和行人在同一侧,行人虽然已经在斑马线上,但是行人还没到达车辆道,车辆可以直行通过。
3.行人已走到斑马线上,在车辆道位置上,这时就要礼让。
4.当行人穿过多车道时,完全通过车辆所在车道后,车辆可以直行通过,无需等待行人完全通过同向车道。
5.当行人已经在双黄线等待通过时,正在通过的同方向的车辆要停车礼让。
6.行人正在绿化带处的斑马线上,没有进入车辆道的斑马线时,车辆可以直行通过。
7.在车辆和非车辆混行的道路上,行人一旦进入斑马线,车辆此时就要停车礼让。
![]()
再者,抓拍点位置设计不合理。有一些城市在人流量众多的人行路口设置抓拍点,但是却没有配备行人红绿灯指示,人流络绎不绝,车辆就动弹不了,从而形成交通拥堵局面。还有就是没有预示性的在快速路上设置抓拍点,有些司机在遇上行人通过时,为了避免违章,会下意识的采取紧急制动,而如果后车没有保持安全车距,极其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
设置礼让行人抓拍的初衷是为了加强交通文明建设,保证行人横穿马路的安全,但是如果像上面所描述的那样,或许会起到反作用。礼让是相互的,要真正实现车让人,人让车的局面,还需长时间的习惯养成。作为行人,在不赶时间的情况下,与人结伴通过马路,减少车辆等待时间,避免出现交通拥堵;作为司机,养成观察左右两边路况的习惯,临近路口提前减速,保持与前车的车距,还要注意左右两侧车辆的驾驶情况,如果出现突然减速,千万不要贸然加速超车,以免视线死角出现行人或非机动车辆。
![]()
在城市里开车,红绿灯多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恼人的事情,遇上不合理的礼让行人或许会进一步减慢车辆的平均速度,但是出于安全考量,还是应该宁等一分,不抢一秒。你身边还有哪些不合理的交通设施?可以在文末一起来吐槽。(文/懂车师哥 驭风)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