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到终端看看,每一家合资的4S店,似乎都会用“芯片短缺,产能不足”的说辞,来搪塞合资SUV提车慢的借口。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销量不好情有可原,消费者们先忍一忍吧!
从整体数据表现来看,芯片短缺和疫情影响之下,10月份SUV销量为78.5万辆,同比下滑16.4%,但是环比9月销量增幅还是比较明的,同比增幅达7.2%,车市金九银十依然有一定的促销威力。
哈弗、比亚迪、长安气势如虹
10月的SUV市场,无疑是属于自主品牌的。销量最高的1-4位,是哈弗H6、比亚迪宋、长安CS75和长安CS55。芯片短缺?自主可不这么认为,要知道自主品牌的智能配置普遍比较高,为何它们销量能不受影响?原因耐人寻味。
9月份特斯拉Model Y还占据着SUV销量排行榜第一的宝座,到了10月份就退居幕后,哈弗H6松了一口气。哈弗H6在10月份月销量27171辆,稳稳的销量第一。
乘着DM-i的春风,比亚迪宋在10月份取得了22915台的好成绩,直接成为月销量亚军,同比增幅32.7%。目前宋PLUS DM-i订单依然火爆,消费者依然大喊“提不到车”,一车难求成为今年比亚迪的常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新能源市场的兴旺。
长安CS75系列车型的热销其实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CS75PLUS推出后,凭借出色的外观设计和不俗的动力性能,销量上扬十分明显。10月份,CS75月销20209辆,排名第三。
而长安CS55的迅速冒起让大家颇为吃惊,销量猛然升到了第四位,这和新款车型的推出密不可分。10月份,CS55月销量达到了20198辆,同比增幅达52.1%,增幅十分明显。
总的来说,自主品牌车型无论是销量还是增长速度,都在无视“芯片短缺”的影响,能在逆市中突围的,那必定靠的是过硬的本领,中国SUV的崛起证明国内汽车市场更加成熟了。
合资阵营战斗力减弱
似乎芯片短缺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对合资产品的影响更大,难道是因为合资SUV的芯片和部件都是进口的?值得注意的是,进入10月销量前十的合资SUV,售价普遍集中在10-15万元的价格区间,消费者对SUV的价格变得更加敏感。
10月卖得最好的合资SUV,是东风本田XR-V,10月销量为19416辆,排名销量第五位,同比增幅5.1%,表现出彩。以往这个位置大多是途观L等车型,XR-V销量却能在逆市中上涨,除了升级的外观设计外,良口的口碑也是它迅速形成战斗力的原因。
广本皓影在10月份销量表现也不错,月销17477辆,同比增幅19.3%。相比销量数字的上升,皓影的销量超过了老大哥CR-V才更让广汽本田兴奋。虽然有网友表示,终端皓影的优惠和提车速度都要被CR-V要大,但只要销量上来了,口碑做好,才能为以后提升市场占有率做好准备。皓影还是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另一款广汽本田SUV,缤智在10月份月也卖出了15080辆,对比去年10月,这个数字基本持平,在双重影响之下这也算相当不错了。看来,15万内的合资SUV,消费者依然绕不开本田XR-V和缤智,本田还是赢了。
上汽大众途岳,是大众系SUV在10月销量的亮点,大众途岳在10月份的销量超过了途观,月销14746辆。这款定价更为亲民的大众SUV,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还是找到了撬开年轻市场的大门。目前该车在终端优惠相当给力,想买第一台SUV的网友不妨多多留意。
总结:
10月国内的SUV市场总体销量,对比去年同期依然在下降,这似乎是一个信号:在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行业变革中,消费者对车型产品的选择也是改变,车企不单要忙于应付眼前的销量影响,更要着眼未来,加快产品更新,改进产品,提升竞争力,不然很快会被市场淘汰。自主SUV的强势,让大家看到了,只有求变才有销路,压力也来到合资品牌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