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以后 群调查】2021是国产SUV发力高端化的一年,长安UNI-K、星途揽月、WEY摩卡、吉利星越L相继上市,试图“群策群力”,共同打破合资SUV在20万级市场的垄断。
如今半年过去,打败合资厂家的是芯片荒,并不是高端国产,以上四款车型未曾跻身SUV销量榜前15位。市场对20万级国产车的接受度不足的确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更棘手的问题是——
国产车也缺芯片啊!
产能不足已影响销量
7月下旬上市之初,吉利星越L的累计订单已经突破30000,这一数字目前已攀升至60000+,说明月均万台的订单量是实打实的。然而,交付量仅有订单量的一半左右,7-9月的销量分别为6059、10036、10169辆,10月中旬第30000辆星越L商品车下线,预计10月销量依旧是恰好破万的水平。
根据我们对有车以后星越L车友群的调研数据,在群内下大定的车主当中,绝大多数都需要等车,时长普遍在2个月左右,不过一般三个月内就能提车(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上市到现在只有三个月)。
(超六成车主“被加价)
(厂家承诺的补贴和福利未兑现)
在车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各吉利经销商自然不会有优惠,虽然未出现现金加价的现象,但部分“变相加价”的小伎俩还是存在的,例如强制要求贷款,收取动辄两三千元的金融服务费、上牌费,甚至还有小部分经销商要求加装精品才能提车。接受调查的车主当中,仅有36.1%没有“被加价”,侧面反映出星越L可观的终端交付压力。
在全球芯片荒的背景下,特别是对于星越L这样一款智能化配置水平非常高的车型来说,整车用到的芯片数量非常可观,即便吉利的供应链体系再完备,做到每月交付超10000辆新车也已经达到极限。说实话,这个交付能力是超出编辑预期的,在此也想为厂家“开脱”一句:吉利真的尽力了。
其实,星越L全系标配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倒是不缺,这一类制造精细的高端产品只是造价高,倒不是芯片荒的主角,而低端芯片产能紧张。据悉,星越L控制AR-HUD的芯片严重缺乏,现在下定顶配需等车90天,为此厂家推出了仅减去AR-HUD功能的特别配置,提车周期缩短一半。
星越L追求高配置和智能化本没有错,但这个价位的燃油车用户对智能化配置不是很敏感,越级的科技感也许对用户来说可有可无,不如越级外观内饰大空间来得直接,产品规划略微脱离了用户需求,却切中品牌向上发展的要害。然而,会有相当一部分潜在客户会因为等车时长而犹豫甚至放弃购车,并且由于销量严重受限,消费者难免对星越L的市场号召力产生怀疑,认为星越L“不过如此”、“吹过了”,要是月销量达到1.5万以上,对新车初期口碑的建立无疑会更加有利,只能惋惜星越L“生不逢时”了。
要买就上顶配!
选择把产品力打磨到极致的结果是,星越L的市场竞争力相当强,哪怕交付如此困难,都抵挡不住大批新订单涌来。
正如前文的分析,群友明显更为看重大气的外观和宽敞舒适的车内空间,因为这两点关注或购买星越L的用户比例均超七成,而智能化配置和动力则为六成左右,符合星越L目标群体的总体需求。
(选择翠羽蓝套装的比例接近四成)
对于一款十来万的车,花5000块升级外观内饰确实有些奢侈,但要是体验过星越L翠羽蓝色的实车,质感的确越级,心动在所难免。
让编辑比较惊讶的是用户对配置的选择。根据我们的调查,群内车主当中超四成选择售价为18.52万元的顶配,其次才是全系最具性价比的两驱尊贵型(售价15.52万元)。
粗略算一笔账,裸车价18.52万元,算上购置税、保险、贷款利息、上牌费等等费用,落地价接近22万元,已经妥妥步入合资发力的价位区间,能买到配置不错的CR-V和探岳等热销SUV。如此看来,在星越L车主当中,预算高于指导价区间的大有人在,它确实成功地抢夺了合资车的目标客户。
细看配置,顶配的性价比真的不算高,适合追求“不止够用,什么都要有”的消费者(简称:不差钱)。你说BOSE音响吧,16.52万元以上配置都有,高功率发动机和8AT变速箱呢,17.52万元的次顶配也有,配置还更实用。不过,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直接提现车的车主,买的都是两驱或四驱顶配,编辑猜测是中配尊贵型太难等,有用户为了早些提车才“咬咬牙”加1万元上顶配。
用车体验不错,就是油钱…
顶配还有个诱人的地方——“满血”2.0T高功率发动机+8AT变速箱,虽然和2.0T低功发动机+7DCT动力总成相比,高功率仅有20马力的优势,可能很多用户感受不到,但双离合和AT变速箱二选一,估计但凡预算允许,都会“咬牙”加钱吧。
目前已提车的各位车主,行驶里程大多在5000公里以内。经过一段时间的“长测”,大家普遍认为星越L的动力响应迅速,动力储备也很充足,但底盘反倒是大家评价不高的部分,不乏车主吐槽星越L底盘偏硬,对于一款家用取向的车来说不够舒适。编辑猜测其原因是星越L悬架前半段稍硬,保留了一部分路感,对于细碎颠簸的过滤不够干净,建议购车前仔细试驾,看看星越L的调校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
(车主真实油耗数据)
(车主行驶路况)
油耗方面的表现其实和日常行驶路况、驾驶习惯等方面都有关系,最终的平均水平大概在9.7L/100km左右,毕竟绝大部分车主日常还是以城市代步为主,2.0T发动机长时间行驶在低速甚至拥堵路段,这个油耗也是正常的。
但是呢,包括星越L在内的一众CMA架构车型都有一个“通病”——加95号油,这是发动机研发过程中已经确定的事情,没法改变。星越L的油耗已经不算低了,再加上油价十几连涨之后,95号油已经进入8元时代,平均每月油钱在1300元左右,肉痛!
电瓶故障?
星越L上市以来,可能是交付问题太过棘手,第一批车的质量问题似乎少见讨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星越L的产品质量无懈可击,电瓶亏电成为困扰小部分车主的故障。
在我们调查的车主朋友当中,有15%表示自己曾经遇到过电瓶亏电问题,具体表现为自动启停功能失效、屏幕不点亮、提示蓄电池电量低,甚至车辆无法点火启动,对于用车体验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有车主咨询4S店,被告知不处理此类故障,只能自己换电瓶,或者停车打火给电瓶充电,目前出现该问题的车主不算多,吉利官方也没有就此事给出解决方案。
编辑总结
上市三个月,星越L的市场号召力一直维持在比较高的位置,订单量稳步提升。甚至由于交付能力欠佳、积压订单较多,在正式上市之后,从厂家到经销商层面都没有太多宣发动作,有网友反映4S店销售介绍星越L“不走心”,编辑此前探店时也有近似感受,的确是一副不愁卖的样子。
星越L能在今年推出的多款高端国产SUV当中脱颖而出,其实是赢在产品定位,一切都刚刚好,精准切入合资和国产紧凑级SUV之间的空位,吸引讲求实用、对车辆品质有一定要求的消费者。产品力方面无需怀疑,CMA架构下放至吉利品牌对消费者而言是重大利好,即便产品规格不如领克那么高,但更为实惠的价格让星越L在一众合资车面前具备不俗的竞争力,超6万的订单量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交付一切顺利,星越L的月销量本该达到1.5万辆以上,与自家兄弟博越持平。
这也是编辑对星越L最感到可惜的地方,上市后偏偏赶上芯片荒,产能不足,这款吉利酝酿已久的“拳头产品”没能爆发出应有的能量。但好在第一批车主的口碑总体不错,对于电瓶这类小毛病也希望厂家能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星越L未来的市场表现依旧比较乐观。点击加入车友群加群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