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字 | 唯 唯
设 计 | 小宇宙
继布局氢能产业之后,中国石化将进一步涉足快充、超充等业务,分别与特来电、星星充电、国网、南方电网、小鹏汽车等企业合作,在全国加油站建设快充站、超充站。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先后与蔚来汽车、奥动新能源、玖行、伯坦等主流换电企业进行沟通交流,研判产业路线和技术路线,推动通用型换电站落地。
目前在全国各地,中国石化与各个车企、充电服务商正在大力开展合作,充电站/换电站也在各地中石化加油站投入运营。
预计到2025年,中石化将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5000座充换电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
脚踏“两条船”,石油巨头加速布局新能源市场。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热潮的不断升温,电动车占比逐步攀升,充电桩保有量的稀缺性也随之日益突显。面对如此趋势,传统巨头们积极寻求转型,并依托自身优势资源与车企联动,全面拥抱新能源行业。
目前,除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石油巨头也纷纷跻身蓝海,进行充电业务的试点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发展阶段,随着加油站与充电桩合二为一新格局的逐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充电焦虑等问题将会迎来显著改善。
近日,小米造车再次迎来新进展。在小米集团年度投资者日活动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透露,小米造车进展超过预期,首款汽车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与此同时,雷军正式确认,小米汽车首家工厂将落户亦庄。
如今,小米汽车的量产时间表也终于明确,量产后便是卖车。据悉,雷军曾在内部表示,小米汽车“3年出车,第一年卖10万台”。同时,小米计划在2024年出车后,此后三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三年的总销量要达到90万辆。
造车行业门槛高,未必是容易突破的新赛道。
对于起步较晚且没有造车经验的小米而言,小米汽车的进展速度是令人惊叹的。但汽车工业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行业,且是一个重资产、供应链复杂、成本巨大、需要极高专业度的领域。隔行如隔山,作为科技型企业,小米造车需要补的课还很多。
乘联会称,2021年10月前两周市场零售总体同比下降11% ,零售走势较平淡。从目前10月乘用车市场周度零售走势看,10月第一周的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5万辆,同比下降3%,相对2021年9月的第一周增8%。
10月第二周的市场零售达到日均4.6万辆,同比下降19%,表现相对偏弱。相对2021年9月的第二周增长15%。2021年10月的前两周总体同比下降11%,零售走势较平淡。
当“金九银十”撞上供需双弱,实质上与宏观消费不振息息相关。
受到疫情、芯片短缺等一系列的影响,车市持续低迷。汽车市场“一车难求”的景象不仅直接影响着新车销量,同时,产能跟不上也造成新车价格优惠幅度、交付时间、消费者需求持续放缓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当车市“金九银十”遇上供需双弱,给渠道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多数经销商对“银十”抱有期待,但就目前来看,消费不畅正在悄悄地影响着很多行业,整体宏观经济呈现出的供需双弱格局恐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10月21日武汉车展正式开幕,现场,东风本田携本田在华首款纯电车型 e:NS1和全新纯电概念车e:N Coupe Concept的实车正式亮相,并表示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东风本田计划在未来5年内连续推出多款全新纯电动车e:N品牌旗下的车型,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
e:NS1作为本田在华首款纯电车型,基于智能高效的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新车搭载高效率、高功率驱动电机,匹配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同时,e:NS1的车架以及底盘平台也均是为纯电动专属打造而来。
本田打响在华电动新战略,彰显出品牌全面拥抱电动化的态度和决心。
面对席卷全球的电动化浪潮,东风本田在深入洞察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电动化进程。随着e:NS1的推出,本田电动战略就此全面提速,本田全新纯电动车品牌e:N的塑造,也将成为东风本田全面电动化的加速器和助推器。
按计划,本田在华将进一步加快电动化车型投放,2030年后推出所有新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等,并不再投放新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