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汽车,已然不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科技的进步技术的突破,让它拥有了更多的意义,也让你我的用车生活更加安全便利、更加丰富多彩。
都知道,技术层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日常难以接触到的,所看的大多都是表象。然而这次,在沈阳举办的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则是将“实验室”搬到了大家身边,让更多活人能够以“会、赛、展、体验”的多种形式,场景化的体验到技术与生活的融合,让曾经遥不可及的想法变为现实。
大会的重要组成板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世界智能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权威、行业精英、国际机构、专业媒体参会,围绕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与智慧交通等领域,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趋势,分享行业创新成果,为谋划产业应用前景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城市产业转型与发展提供宝贵的指导方向。
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隋静、沈阳市政府副市长单义、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志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薄昱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唐立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参与论坛并发表演讲。
如何评估城市的发展需结合行业关注,人口增速,产业基础,技术基础等方向综合考虑。本次大会上发布了智能网联2021大东指数并发布首批榜单,指数从消费者层面和地区产业发展潜力的层面划分出了政府支出、行业关注度、公众基础设施、电子产品及消费力等五大一级指标以及15个二级指标构成了共同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公布的榜单中,根据指标综合的数据评价结果显示,目前依次是成都、北京、重庆、武汉、沈阳、广州、西安、青岛、长沙等城市排名在国内居于前列。大东指数的发布将指导地方产业合理转型,有序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好政府、企业、消费者对智能网联发展的需求。
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论坛的与会专家学者、企业高层就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信息安全、5G车联网及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和智慧碰撞,旨在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全面、更可靠、更安全的发展路径。
本次论坛力图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学研生态链的行业智库,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发展、整车厂商在智能网联汽车上如何转型战略与规划以及车联网系统和智能驾驶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辨和解决方案的探讨。
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传统工业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融合产物,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新兴企业在这一领域加速布局,争相抢占智能网联高地。沈阳市依托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招引更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人才与资本。大会上沈阳大东区政府与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软件服务企业等智能网联相关企业签约,完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链,倾尽全力将大东区打造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这些签约的企业均在大会的智能网联汽车展区亮相,向公众展示了产业发展重要推动力的人工智能和5G技术,展现了全球企业在智能驾驶、信息安全、智能仿真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借鉴ICT产业的成功经验,携手共建共享安全高效健全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生态链。
在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的带动下,高科技企业竞相入局,将极大地推动汽车信息通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行业深度融合,加速智能化与网联化的深度耦合,随着跨行业、跨领域企业融合创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链已初具规模。
本次大会定位于世界级的行业高端交流平台和技术实践测评标尺,高峰论坛邀请了产学研的行业专家,就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自动驾驶网络安全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攻防、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测试等方面分享了最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报告。
同时,在技术实践先行先试上,举办了智能网联汽车大赛,智能网联汽车大赛将进行四大系列竞赛的角逐——量产应用挑战赛、前瞻应用挑战赛、“AD Chauffeur杯”仿真算法挑战赛和信息安全挑战赛,采取“线上+线下”模式对四项赛事开展激烈的角逐,力求通过该赛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同时将智能化、网联化的智慧出行方式更好地融入到大众百姓的生活中去,为人们的出行方式带来革新和便捷。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自动驾驶等诸多前沿领域进行赛项设置。
不得不说,这次的CIVC大会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其主办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把传统科技博览与现代体验式展览相结合,呈现出了更“接地气”、更平易近人的姿态。不仅破除了普通人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壁垒,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和感受到科技的进步给生活带来的积极成果,更是表现出积极变革的转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