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汽车圈可以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尤其是当下最热闹的新能源车圈更是如此,甚至会让人眼花缭乱。但让人不解的是,几乎所有人都在一窝蜂地把注意力放在了炫目大屏、噱头满满的自动驾驶、乃至奇异的造型上,整车最核心、也是最关键、最巨大的零配件——车身却鲜有人注意。
![从IMC架构到钢铝混合车身,号称“钢筋铁骨”货真价实吗?]()
为什么车身和架构非常重要?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对于汽车而言更是如此——再好的动力、再强的自动驾驶、再新颖的设计,必须要安装在车身上才能成为一台汽车,可以说车身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水平,因此车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IMC架构到钢铝混合车身,号称“钢筋铁骨”货真价实吗?]()
直白点说,一台车如果车身的水平欠佳,即便拥有最顶级的系统也仅仅能称作“会动的零部件集合体”,而不是一辆真正的汽车。更何况车身本身也是极为重要、也是整车安全方面最后的一道安全防线,车身的刚性水平有时直接决定了车上的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一撞惊天地”的IMC架构
如今的电动车早就脱离了油改电的低级阶段,但凡是个有追求的厂家就会研发属于自己的纯电动平台,好处实在太多了,更强更轻更硬更舒展……但市面上有不少基于纯电平台的新车,该从谁下手呢?我们找到了前段时间在碰撞测试中“一撞惊人”的极狐阿尔法S。
![从IMC架构到钢铝混合车身,号称“钢筋铁骨”货真价实吗?]()
它所使用的IMC架构相当具有代表性——高强度、低重心、围绕电池组所作的保险设计、以及完全的纯电动取向,这是个不错的研究范本。
钢铝混合的艺术
钢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坚韧、强健、能顶住令人咂舌的压力,但它也有弱点:重;铝合金同样拥有良好的强度,却身轻如燕,自一诞生以来就是航空航天的御用材料,可却需要更大的体积,以及更复杂的加工工艺。
![从IMC架构到钢铝混合车身,号称“钢筋铁骨”货真价实吗?]()
汽车车身并不只需要一味的硬,而是应该“软硬兼施”。如何发挥出不同材料的实力呢?极狐的答案是,钢铝混合。极狐与国际化的麦格纳团队强强联合,最终得到了这样一个使用钢铝混合结构为主体、拥有强大刚性与低重心,同时重量不高、开放性极强的新架构。
工艺与材料,永无止境的追求
钢与铝的混合绝非易事,两种材质的焊接特性、强度表现、加工工艺截然不同,如何让两种材料完美“合体”就是一项大工程,极狐因此祭出了高性能粘合剂、特殊的SPR(自冲铆接)和FDS(热熔自攻螺接)工艺。
![从IMC架构到钢铝混合车身,号称“钢筋铁骨”货真价实吗?]()
汽车车身所需要的材料强度千变万化,对钢材与铝材的考验也截然不同,因此需要多种多样的铝材与钢材,例如极狐阿尔法S上所使用的抗压强度1500mpa级别的热成型钢、新开发的弯曲角超过110度的超韧铝材,等等。
更轻更强,极狐阿尔法S当得起“架构之王”
独具匠心的钢铝混合材质、多种多样又恰到好处的材质运用、超高强度钢材和韧性优良的铝材的完美结合,再加上先进工艺的大规模运用,基于IMC架构的极狐阿尔法S收获了相当亮眼的成绩:抗扭刚度60000Nm/deg。
![从IMC架构到钢铝混合车身,号称“钢筋铁骨”货真价实吗?]()
这是相当夸张的成绩,即便是使用了全碳纤维单体壳驾驶舱的超级跑车兰博基尼Aventador也不过65000Nm/deg而已。大量铝型材的使用也让极狐阿尔法S的体重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轻且强,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它当得起“架构之王”之名。
表里如一的“硬核实力”
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不像当年那般缺少选择的余地,各式各样风格特异的新车拥有琳琅满目的配置,几乎能满足消费者的任何需求。但我们不该忘记,汽车是由安装在车身上的零配件所组成的工业品,一台好车首先要拥有一个坚韧且强健的车架,而这恰好是极狐阿尔法S的强项——钢铝混合结构和先进的IMC架构为极狐阿尔法S带来了坚如磐石的车身强度,有了这样的强健筋骨,花团锦簇的其他配置才有用武之地。
![从IMC架构到钢铝混合车身,号称“钢筋铁骨”货真价实吗?]()
9月26日,北汽新能源与华为在京签署全面业务深化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完善合作管理机制、加强产品研发、联合品牌营销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此次全面业务深化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北汽新能源与华为面对当下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浪潮作出的重要决策,意味着双方战略合作已步入全新发展阶段。未来,双方将以智能化为突破口,以技术创新和产业链融合的高度协同发展模式,共同打造具备行业领先优势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