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两年哪个品牌的营销给大家留下最深印象,无疑是余飞带领下的欧拉,虽然欧拉旗下车型的产品力一般,但它却将品类、女性、复古等概念做到了极致,令大众好不欢喜。
今年上半年,欧拉销量已与去年全年销量相当,今年10万辆问题不大。余飞预计,未来3年欧拉年复合增长达到3倍,2023年销量达到100万辆。
然而,欧拉iQ自燃、召回事件却也将欧拉的真实营销水平扒拉出来。之前我们曾经报道过,7月份在山西太原,先后发生数起欧拉IQ车型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自燃的事件,导致部分充电站,采取禁止或限制欧拉系列车型充电。
而近日又有杭州欧拉IQ车主反映称:“在7月的召回事件后,厂家没有给出我们车主认可的解决方案,只是上门给BMS(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强制的升级,但升级后续航里程却变短了,而且充电的时间也变长了,并未彻底解决欧拉IQ的电池安全性问题。”以上,并非个例。
谈及欧拉的营销底层逻辑,余飞表示围绕用户把共创介入到整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看。但是就欧拉iQ老用户的处理上,欧拉的共创营销显然未过关,或者说只是表面共创。
一面用共创来吸引新用户,一面选择性失忆让老用户寒心,如若照此下去,刚刚起飞的欧拉或有坠落的风险。至于余飞希冀欧拉的年3倍复合增长率、年销100万辆,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对待老用户,其结果看来更是天方夜谭。
一次失败的召回
自从7月份出现多次欧拉IQ电池自燃事故后,长城欧拉不得不发布公告,宣布自2021年7月16日起,召回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间生产的长城欧拉IQ电动汽车,共计16216辆。
长城欧拉厂家宣宣称:该次召回范围内车辆搭载的部分动力电池的一致性与BMS软件控制策略存在匹配差异。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后,电池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安全隐患。
厂家给出的解决方案为:免费对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检测,并重新刷写适应工况场景的控制策略软件,必要时更换电池模组,以消除安全隐患。
见厂家判断多次欧拉IQ电池自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BMS(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算法与搭载电池的不匹配导致的,最终解决方向才是更换电池。而此举与欧拉IQ车主希望像蔚来汽车在2020年6月召回4800多辆存在安全隐患的ES8一样,重新更换召回电池包模组。因为从车主角度来看,车辆BMS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对平日网上流传的电动车自燃新闻,留下来刻板的印象就是三元锂电池容易出现自燃事故。
而从厂家角度来看,如果可以仅仅通过升级BMS算法,便可以减少或杜绝自燃的安全隐患,那是最划算的解决方案。毕竟电动汽车电池模组依然占据着造车成本的大头,况且欧拉IQ车型目前已经停产,再重新要求电池厂家孚能科技批量生产老旧车型电池模组,工程量及成本不低。
我们在之前文章提到过,欧拉IQ车型采用的是孚能科技供应的46.7kWh的三元锂电池。而长城欧拉宣布召回后,孚能科技也认可“部分动力电池的一致性与BMS软件控制策略存在匹配差异”的说法,但同时表示该公司仅供应召回的欧拉iQ所搭载的模组,“BMS非本公司产品及供应”。
欧拉品牌回应召回事件时表示,BMS控制策略由长城汽车和孚能科技共同制定验证,此次召回原因与BMS硬件、软件制作无关联,仅与控制策略制定有关,具体责任比例由长城汽车与孚能科技协商沟通。至于具体的责任划分,就无人得知了。
但是随后的处理结果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欧拉IQ车主不满意厂家不但没有更换电池,而且还通过升级BMS,造成了车辆可用电量减少,也就是常说的厂家通过技术手段锁电,或者控制车辆电池电量无法充满,另外导致充电效率降低,充电时间变长。可以理解欧拉厂家希望通过技术算法控制充电输入功率,减少大功率输入容易导致的热失控,从而引发自燃的安全事故。
所以就有了以下欧拉IQ车主的网上吐槽。从车主反馈来看,这次关于欧拉IQ的召回,说得上是一次失败的召回,也就谈不上转化为好的营销机会了。
不能因小失大
近期广汽丰田iA5同样陷入“锁电门”,广汽丰田iA5车主就走上了维权道路,将广汽丰田投诉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引发各界的对事件后续处理的关注。
所谓“锁电门”,即是指广汽丰田iA5被指在未保障用户知情权,并没有获得用户认可的情况下,悄悄通过后台OTA升级BMS(电池管理系统)等,认为技术上降低汽车动力电池可用容量,对汽车输出功率进行限制,降低了车辆的续航里程和性能表现。可以看出和欧拉IQ的解决方案如出一辙,唯一不同就是欧拉IQ不具备OTA技术,只能通过上门升级。
由此可见,车主对于车厂这样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降低车辆本身性能来达到其电池电控的安全的手段,是不满意的。网上媒体舆论也会一边倒的痛斥厂家这种既不治标,也不治本,损人不利己的解决方案。既无法安抚处于担惊受怕出现自燃的车主,又无法获得社会大众对其技术的肯定,声誉反而受损,对于品牌的发展,后续系列新车的营销,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欧拉IQ的总销量或许不大,且大部分都用作网约车营运性质,目前更加已经停产,作为长城欧拉系列的首款车型,比起后面的各色猫系列,销量真的相差甚远。但是如果欧拉旗下的车型,一旦“锁电门”得不到好的处理,影响的是整个欧拉品牌的长远发展。因为谁都无法预计哪天自己的黑猫、白猫还是好猫,也出现类似的接连多次电池热失控造成自燃事故,长城欧拉是否同样会使出“锁电保平安”的老套路在应付老车主。
如果长城欧拉不想再去为了那老破少的IQ车型,再去花大成本,投入人力、物力去跟进解决,不妨可以通过以优惠的价格及充电权益等吸引老欧拉IQ车主置换目前在售的猫系列各车型,这样不仅可以再次把老客户黏连到自己的品牌之下,还可以通过回收老旧IQ车型,减少出现自燃的风险。
近日,长城汽车首次向大众详细展示了大禹电池技术体系的各项细节。长城汽车希望通过大禹电池技术体系向消费者展示一种全新的电池安全路线。据长城汽车称,大禹电池技术能够“在电池正常生命周期内永不起火、永不爆炸”,为动力电池安全带来新高度。据了解,大禹电池在处理电池热失控上的核心逻辑:疏导为主。大禹电池效仿了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理念:将气火流按照设计通道安全疏导出电池包外,保证了电池包的安全。
上周蔚来也发布了创新型的三元铁锂电池,既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的SOC计量不准的问题,也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下的效率问题。而广汽埃安发布的不自燃,不起火的“弹匣电池”,比亚迪更是以刀片电池引以自豪,可以看出各大车厂都希望把安全作为电池的首位,更加希望电池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