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利累计销量达到了150.08万辆,虽然只是完成预期销量的95%,但在这个微增长的市场中,同比增长能达20%,也足够牛逼的了。
然而,吉利更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轿车和SUV这“两条腿”发展得很是平衡:2018年吉利SUV的总销量达到857,922辆,只是占到吉利全年总销量比57%,其余都是轿车的了,这是其它自主品牌所不能及的。
目前为止,吉利在轿车和SUV上已经部署了17款车型,20万以下的市场已经被吉利切分得像是猪肉碎末一样细了,如果继续去增加轿车和SUV的产品,恐怕对其销量的提升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所以,嘉际来了,这是吉利在MPV市场上的第一款产品。
1
对于MPV来说,底盘的布局是很考验功夫的,特别是嘉际这个级别的MPV——车身尺寸有限,但也要安放三排座椅,满足7人出行的需求,对车内空间要求甚高。正因如此,工程师在布置每一件东西时,首先必须得自问:“这会影响空间吗?”
这一点,从嘉际的底盘上就能看得出来。
升起嘉际的底盘,你会发现它的所有东西都像是挂在了底盘上面似的,油箱如此、排气管的消声器也是。相比之下,我们来看看帝豪EC7的底盘,消声器埋在了凹槽里面,油箱也藏在了后悬挂里头,底盘甚是平整。
帝豪EC7底盘
嘉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腾出空间给驾驶舱。但因为底盘上的这些“褶皱”比较少,车身的两条纵梁也并不显得特别粗壮,这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车身的刚性,所以工程师在纵梁两侧布置了很多加强肋,借以弥补刚性上的不足。
另外,嘉际还有一点比较好的是,它采用了全框式的副车架——两根纵臂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元宝梁上。这个全框式副车架除了能提高前悬挂的刚性外,在碰撞过程中,它也有一定卸力的作用,进而提高车辆的被动安全。
2
嘉际采用了这个级别MPV比较常用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挂结构。不要以为用扭力梁后悬挂就是廉价。底盘这东西向来没有谁比谁更高级的说法,只有谁比谁更合适。对于MPV来说,扭力梁就是好东西,正如上面所说的,车内空间是MPV的第一需求点,体积最小的扭力梁显然更适合。
嘉际的前悬挂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亮点,很是中规中矩的设计,没有看到铝合金的成份,下摆臂与副车架连接的衬套也是普通的橡胶衬套。而下摆臂采用的是单层的钢铁冲压件,为了让其刚性更足一些,工程师在其上面也设计了三个大大的工艺孔。
前悬挂没什么意思,但是后悬挂有!
嘉际的后悬挂采用的是扭力梁半独立悬挂,一般来说,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结构,能有几个意思?不外乎就是左右两个纵臂,中间一个扭力梁嘛。但嘉际的扭力梁比普通的要多了一条连杆,这跟连杆自左到右倾斜,把后悬挂和车身硬生生地连接在一起了,而这根杆有一个学名,叫做潘哈德连杆。
为什么会有这根杆呢?
一般的扭力梁结构,如图所示,它有两个纵臂,它们的作用就是提供后桥的侧倾力——当车尾有左右侧滑倾向时(比如漂移),它会提供支撑力。纵臂连接在车身上的点,我们称之为“支点”,那么扭力梁与这个支点的位置关系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侧倾力的大小,,一般的扭力梁为了确保后悬挂的侧倾刚度,都会把位置选择在支点和车轮轴心之间。
但嘉际的扭力梁不是,为了给油箱腾出足够多的空间,工程师把扭力梁完全与车轮轴心重叠,这样的扭力梁是无法提供侧倾刚度的。为了确保车辆在弯道上的性能,工程师就增加潘哈德连杆了,让扭力梁直接和车身连接,让车身提供这个侧倾的刚度。
这样的成本显然会增加一些,但却不见得会增加悬挂的性能,反而会有一些副作用。因为在车轮跳动的时候,潘哈德连杆会带动车轮做圆周运动,使轮胎的定位参数发生变化,这样会让后悬挂多了一些不必要的动作,直接影响车辆的舒适性。
但幸好的是,嘉际的底盘质感表现还挺好的,在慢速或比较平缓的颠簸时,悬挂能表现出比较好的韧性。再加上后悬挂还设置有橡胶限位块,当压缩到极限时,扭力梁的纵臂会先撞击它,让它成为第二层“减震器”,振动并不会硬生生地传递到驾驶舱。
可是,当车速比较快,或者遇到比较突兀的颠簸路面时,例如减速带,嘉际的底盘会表现出一点点的廉价感,整个车尾会显得比较跳,舒适性大不如上面所说的那个路况,不过,也尚可接受啦!
其实,吉利还是比较实在的,虽然车辆的参数还没出来,但是可以看到它采用的油箱应该是比较大的。为了这个大油箱,嘉际牺牲了不少,上面的扭力梁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嘉际的第二排和第三排的空间。
在第二排的中间过道中,你会发现嘉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阶梯(估计就是油箱导致的),这会严重影响乘客进入第三排的便利性——我试驾过程中,很多人都想到第三排看看,但无一例外都顶到天花板去了。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点美中不足罢了,吉利的工程师在为车厢腾出空间时,可是下足功夫的。譬如,当你坐进第三排的时候,你会发现座椅两侧并没有车轮的轮拱,两边直直地就下来了,这在七座车型中,不管是MPV还是SUV,都非常难得。
要做到这,说难也难,说不难也难!拆掉嘉际后轮,你就会发现,它后悬挂的减振器是直接安装在轮拱内壁上的。这看着似乎很简单,但其实并不容易,为了避免车轮跳动导致车身变形,这需要安装点有十足的刚性。
其实,不单从底盘上能看到工程师在打造车内空间的那份用心,打开发动机舱你也可看到。
虽然嘉际只是采用了一个三缸的1.5T发动机,但因为有48V电控系统在里头,所以舱内布局显得很是紧凑。另外,你从侧面看,你还会看到嘉际有半个发动机藏在了仪表台下方,这并不是发动机靠的太后,而是工程师想尽可能地腾出空间给驾驶舱。
这当然是好事,但也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譬如机油加注口,也同样藏在下方去了,藏了大概有一个巴掌的深度,这换机油要怎么办?肯定需要一条导流管的!所以,如果你准备入手嘉际,而且动手能力特别强,经常自己加机油的,别忘了买个导流管。
3
其实嘉际作为吉利第一款MPV,在底盘布局上经验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对于MPV来说,确实是一门学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嘉际的底盘就不好,事实上在轿车和SUV的一些共有特性上,嘉际的表现也有着吉利一贯的水平。在我两天的试驾过程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它的底盘降噪方面,特别是在抑制胎噪方面。
首先,嘉际的轮胎用的比较好,马牌的UltraContact UC6轮胎,尺寸为235/50R18,网售价格大概是900块钱一条。这个系列的轮胎有一个特点,就是配有3D主动降噪技术,静音性是其主要卖点之一。
另外,在其前后轮拱的内壁上,你很难发现任何裸露的车身,即便有些地方没有覆盖件,工程师也涂上了涂层,这会对它的隔音降噪有些帮助。而这个涂层也同样出现在底盘中部,涂得那叫一个严丝密封。
在发动机舱看向轮拱,你还会看到其上面还布置有厚厚的吸音棉,难怪胎噪能做到那么低。
“你看它这个内饰,它的这个动力,它的这个油耗,十来万,真的很抵玩(很划算的意思)啦!”循例,升完底盘之后,我和汽修店的老板一起试车,这是他试驾后下车说的第一句话。
确实,在底盘布局上面,嘉际还是欠一些火候,但在高级感的营造上面,吉利是专业的。这一点,其实足以掩盖住我们刚才说到的小小缺点。作为MPV的车主,我还是很期待这款车的,接下来的,就是静待其上市了!
文 | 李建豪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青主评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