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很多自主品牌都推出了属于自己的紧凑型平民性能车,但要说其中名气最大的,自然是由中国速度“苏神”代言的那一台广汽传祺影豹!作为品牌的首款运动轿跑,基于GPMA架构打造的影豹无论从设计还是从官宣的动力匹配来看,都堪称一绝。但毕竟国内其实很多运动车型都只能作为“个性化”选择,影豹却爆单了,到底是为什么呢?
![]()
![]()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颜值,影豹这款车与其说是像一台跑车,其实更像是一台加了造型很狂野的运动改装套件的改装车,而且还提供了很多高端性能车才能选择的“哑光色”油漆,彰显出了非常不错的个性,而且0.773的高宽比从车前看营造出了俯冲的姿态,确实比起不少合资品牌的所谓运动轿车更具有视觉冲击力。(除此之外,此前上海车展上曾亮相过的赛道版造型是否会推出,也是小编一直非常期待)
![]()
![]()
从侧面造型看影豹的设计更好地表现出了光影雕塑的设计理念,除了一条从大灯贯穿到尾灯的腰线之外,整个侧面还巧妙地利用了光影效果,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风吹过的痕迹一般,尤其是后门,几乎就没有一个平直过渡的平面了,非常动感。
![]()
相信看到侧面大家应该也留意到了重点,18寸的双色轮毂造型相当养眼,而且前后刹车卡钳均以黄色喷涂,虽然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更像是加了一层卡钳套,不过帅就完事了。
![]()
相比起车头,小编其实更欣赏传祺影豹的尾部设计,不知道什么原因会让我联想到雷克萨斯的设计。造型圆润饱满之余,融入了很多运动化元素。比方说后盖有类似“鸭尾”的上翘设计,下方则对应车头使用了造型夸张的包围,而并没有随大流使用贯穿式尾灯设计,反而视觉冲击力更强了,而下方四出的真排气更是将整个运动气息拉满。
![]()
关于这个带阀门的运动排气,官方宣传了很多,其实也不太需要叙述了,开关就设在多功能方向盘处,打开之后的声音也不会很炸街,而且声音比较低沉,主观感受还不错,要知道正常轿车想改个尾段简单,但加个阀门可就是大工程,费用更是大几千甚至上万了,这么看还是非常厚道的,不过市区低速时打开会有些许的共振,也算是有点美中不足吧。
![]()
![]()
而类似方面影豹的做工和用料都表现不俗,包裹材料大多为软质,实际汇聚了当下很多的潮流元素,碳纤维饰版、双联屏、全景天幕、游艇把手基本应有尽有了,但比起过去的传祺车型内饰,似乎缺少了些许属于自己的元素,只能说视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
![]()
驾驶感受方面,钜浪动力1.5T+7DCT的组合能带来177匹的最大马力及270Nm的峰值扭矩,提速效果能不能达到官方说的6.95秒我们先不说,至少主观的提速效果是真的猛。而且整个线性的感觉和此前我们试传祺M6、M8等等的车型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并不会把动力太多地使用在前段。影豹在80公里再往上的后续爆发力仍然是非常足的,只不过它并没有像别的品牌性能车那样设计二级油门,因此如果想激烈驾驶的话,还是有必要提前设定好车辆的驾驶模式。
![]()
![]()
说到驾驶模式,仪式感很足(有非常好的动态动画效果),另一方面可调节的模式很多,包含4个常用模式和1个自定义模式,ECO模式下,它的表现更接近于传祺品牌的其他车型,比较温和。而Comfort和Sport的感受较为接近,Sport+才更接近于我们所熟知的运动模式,动力输出更直接,排气声浪也更加洪亮,弹射起步的速度都更快了,但换挡拨片反应没有想象中迅速,对于极致操控实际帮助不大。
![]()
但真正让影豹在市场中如此火热的主要原因,反而并非“性能”。而是影豹对于舒适性的综合考量,比如底盘方面,老实讲对于很多性能控来说它并不完美,但已经优于市面上大多数主流紧凑型车。
![]()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还是以偏舒适的调性进行调教,底盘并没有因为运动的轿跑定位特意去调硬,当然也不至于软绵绵,对于避震的韧性还是进行了优化的。考虑到把弹簧降低和避震调硬方法多得是,原厂为了保障销量,更多地去兼顾舒适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NVH方面的优异表现,也足够成为了它胜过同级别合资车型的资本。
![]()
![]()
而舒适性的兼顾,第二点则体现在空间上,2736毫米的轴距为这台“性能向”的轿跑拥有着颇为宽敞的乘坐空间,让它成为了可能最舒适的性能车。调整好驾驶坐姿后,后排还能轻轻松松翘个二郎腿,座椅的舒适性也非常不错。这就让我觉得它很像过去进口大众的瓦罐神车R36,自己开的时候,能尽情享受它带给你的运动乐趣,载上一家人,它也能轻轻松松地胜任一个家庭用车的角色,看似简单,但其实能做到这样程度的车,在当下的汽车市场当中可真的不算多。
![]()
总的来说,广汽传祺影豹的出现,我觉得并不能完全就把它当作是一台“性能车”去看待,它更接近于一台“强化版”的家用轿车,无论是动力,舒适,科技感等方面都做得相当均衡。因此其实如果您喜欢它,不妨带上一家人到店里面看,它给到你的,可真的不仅仅是“快”而已。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