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几天,业界出现了一个传言,那就是比亚迪将收购上汽乘用车,其实这样的消息对于比亚迪而言,倒是无伤大雅,因为比亚迪的股价刚刚超过300元/股,市值超越万亿可能只是时间问题,比亚迪通过收购国内车企扩充产能,提升竞争力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对于上汽乘用车,乃至于上汽集团来说,这样的传言可以说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毕竟上汽集团是国内第一大汽车集团,连上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都要被比亚迪收购了,那上汽集团可就不是单纯“丢面子”的问题了!
![]()
当然,了解行业消息的朋友们,一眼就可以看到,短期内上汽乘用车被出售的可能性是相当低的,而被比亚迪收购的可能性就更小了。但是上汽集团还是通过上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不信谣、不传谣!上汽集团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也表示,上述传言是不可能的,新能源自主品牌是趋势。
![]()
不过可能还有一个问题,远比这个本身就有点无稽之谈的传言更加重要,那就是为什么传言的对象和主角是上汽乘用车?
实际上,这样的苗头在不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之前在上汽集团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有股东质疑上汽集团,作为国内销量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在市值层面却完全“趴”在地上起不来,和比亚迪、长安、长城等车企的股价比起来,相当惨淡,这让很多股东非常不爽!实际上,从市值层面来看,上汽集团的表现相当一般,8月9日收盘,上汽集团股价收于19.09元/股,市值总额为2230亿元,而比亚迪股价报收于293.55元/股,市值高达8399亿,两者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比亚迪的市值几乎是上汽集团的4倍。
![]()
但是上汽集团的总销量又是比亚迪不能相比的,7月份,上汽集团总销量高达35.3万辆(含合资),而比亚迪的当月销量则只有57410辆,上汽集团的单月销量几乎是比亚迪的6倍,在销量如此高的情况下,上汽集团的市值只有比亚迪的1/4,这种差距就有些过于大了。对于投资者和股东来说,单股不到20元的价格,基本上没有什么盈利的空间,所以才会出现在股东会议上被质疑的情况。
![]()
当然我们也看到,比亚迪在市值层面表现卓越,主要还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管是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还是整车销量,在国内市场都处在第一梯队。但是上汽集团在这一块相当羸弱,这也是上述提到的股东大会上,一些股东对上汽集团不满的原因之一。而且在上述股东会议上,上汽董事长陈虹表示,为了保住上汽的灵魂,上汽是绝对不接受和华为的合作!此言一出,业界一片哗然,对于本身缺少技术的上汽乘用车来说,还拒绝和业内技术较为强势的供应商合作,无疑给自己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前景方面蒙上了一层阴影!
![]()
不过在我们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传言,并且还真有人信,以至于上汽集团专门出来辟谣一番,主要原因还是上汽乘用车本身的羸弱。实际上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上汽乘用车两大核心品牌荣威和名爵不断在推出新车,有些车型销量也还不错。但是从业绩上来讲,上汽乘用车板块一直在持续亏损,至今没有得到扭转!相比于长安、长城、吉利等主打燃油车的自主品牌,上汽乘用车整体就要弱势很多了,所以我们听到的传言是比亚迪收购上汽乘用车,而不是收购上述车企,或者说得再直接一点,那就是上汽乘用车足够不值钱,也会有人相信比亚迪可以吞下它!
![]()
当然上汽乘用车最令人担忧的还是未来,之前上汽集团董事长公开表示拒绝和华为合作,而且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上汽乘用车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层面,还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至少外界能够看到的比较亮眼的东西,真心没有,或者说,上汽集团的确一直说着发力新能源、转型新能源,但是没有拿出实际的东西!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业界,对于上汽乘用车在这一块的预期都比较低,这可能也是传言被很多人相信的原因之一!
![]()
所以其实上汽乘用车传言被比亚迪收购,虽然有点无稽之谈,因为从上汽的角度来说,放弃上汽乘用车,那就只剩下合资这块业务了,真就沦为合资代工厂了,但是有人相信,并且需要公开辟谣,那就说明就算比亚迪收购上汽乘用车,也是有可能性的。所以比亚迪收购上汽乘用车的传言,并非是苍蝇也叮无缝的蛋,上汽乘用车现状的羸弱和人们对其未来的悲观预期,都是滋生这种传言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