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贾跃亭要咸鱼翻身了?
7月22日21时30分,他创立的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FF”)在与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 (以下称“PSAC”)完成合并后,于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并举办敲钟仪式。
![]()
当“下周回国”成为一个笑话、贾跃亭个人信誉完全破产之后,资本依然如过江之鲫,着实让人花了眼。
为什么有人相信贾跃亭?
首先,什么人相信贾跃亭?
上市前的几天,FF创始人贾跃亭与FF全球CEO毕福康,一同现身位于美国纽约上东区东59街上的首家FF未来主义体验中心。
遥想当年,毕福康的简历堪称漂亮,他曾在宝马公司工作20年,担任集团副总裁,被称之为“宝马i8之父”。
![]()
此后,在造车新势力风起云涌之际,转身造车新势力拜腾,并于2019年1月担任董事长。但这一脚踏空,拜腾现在说半死不活都已是过誉了。
2019年4月份上海车展,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另一家造车新势力艾康尼克的展台上,并宣布就任CEO。自然,这也是一次无疾而终的“跳槽”。
5个月之后,毕福康又成为FF全球CEO。在几次踏空之后,毕福康处境比贾跃亭好不了很多,恐怕也算是难兄难弟。
中国有句古话“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想必毕福康对这话是深有体会,如今的他还能给自己卖个好身价吗?
为什么资本会相信贾跃亭?
其次,为什么会有资本相信贾跃亭?
有人统计,贾跃亭国内还有巨额债务,据天眼查数据,贾跃亭已存在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41亿元。
包括吉利也在今年初向FF注入了一笔融资。珠海国资也一度疯传要投资FF,但可能担心背负“国有资产流失”的骂名,最后不了了之。
![]()
不过,早在2020年7月,贾宣布破产重组完成,为偿还约36亿美元债务,法院将贾名下资产成立债权人信托(含持有FF股权),债权人享有信托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
重组完成后,贾不再持有任何FF股权。同时FF进行合伙人制改革,公司决策权从贾手中转移至合伙人委员会。
但很明显,贾跃亭一直是FF的“灵魂人物”。FF依然深度与贾跃亭捆绑在一起。
资本不是傻子,当然各取所需。例如,珠海国资投资FF,最直接的想法可能是将FF引入珠海,为新能源产业“补链”。这也折射出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狂热。
至于吉利,因为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落后,也试图寻找新项目来翻盘。
当新能源市场足够大的时候,资本还是选择了相信贾。
还是那句话,彩票很多,但中奖者就那几个,大部分都是铩羽而归。
上市并不代表公司上岸
上市,就成功了吗?显然不是,上市并不意味着上岸。因为,即便有人、有资本相信贾跃亭,也依然难过用户关。
毕竟,消费者买来一辆车,售后保养少不了,如果哪一天连公司都不在了,上哪说理去。贾跃亭能打消用户心中的疑惑吗?
![]()
贾试图将之前玩转的那一套生态,“平台+内容+硬件+软件+应用”应用在汽车产业,但是,FF 91 动辄200万元的售价,并不是一般车友能玩转的,而没有销量又谈何玩生态?毕竟,小米生态也是靠大量低端手机维系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哪能和手机的量比呢?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FF,所谓的生态套路早已被自己的竞争对手们玩腻了。比如,特斯拉的软件付费、蔚来的会员积分体系等,花样百出,FF这一次还能撩动用户吗?
况且,FF的上市并不意味着公司就“成功”了。要知道,所谓SPAC方式,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是美股市场一种借壳上市的方式。这种门槛非常低,也注定对业务情况没有太高的要求。
各位看官,千万不要动辄被FF的所谓上市迷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