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郑文 编辑|周长贤
早在1999年,时任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其中的芯,指的是芯片,而魂则是操作系统。
遗憾的是,20多年过去了,两把锋利的尖刀还悬于上空。中美贸易战中,仅芯片一张牌,就重挫了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多个产业。今天,国人对半导体的投入有多疯狂,就代表着追赶有多么急迫。
另一把也悬在头上。与芯片的战略地位一样重要,操作系统同样处在产业核心位置,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
作为支柱产业,在史无前例的“新四化”转型关键期,汽车产业缺芯少魂的痛感更强,操作系统与芯片依旧严重“卡脖子”,目前自主率均低于5%。在汽车操作系统中,即便是自主化程度最高的信息娱乐系统,仍不超过5%。
然而,产业换道超车的机会仅此一次。这需要我们这一代人通过汗水与拼搏,为之奋斗,惟其如此,或许才能换来不被“卡脖子”的未来。
跑得了顺路,也经得起坎坷
7月14日上午,上海虹桥·阿里中心6楼,正在举行的斑马智行增资仪式上,国投招商董事总经理翟俊有感而发。
“我国智能汽车领域缺芯少魂的产业状态始终没有缓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卡脖子领域就是我们的汽车操作系统。然而,当前国内大部分车企的车载系统都是基于Linux、安卓、QNX等国外系统的定制打造。”他认为,真正从系统底层做起,实现自主并实现量产落地的目前仅有斑马一家。”为了塑造中国汽车产业自己的灵魂,阿里巴巴集团、上汽集团、国投招商、云峰基金等四大股东再次联手,向斑马智行增资30亿元人民币。增资重点投入方向是加大汽车操作系统研发,以及相关管理及技术人才引进。
据了解,台下就座的既有一汽资本、广汽资本、国寿资本、中油资本等多家汽车相关背景的产业资本,还有关注二级市场的多位基金经理。
“斑马智行是一匹千里马,三年前第一次投斑马的时候我这样说过,现在更坚信它是一匹底蕴丰厚、内劲十足的千里马。跑得了顺路,也经得起坎坷。”翟俊这句话不但给台下的资本大佬吃了颗定心丸,还引起了现场很多斑马人的回忆与共鸣。
2015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和上汽集团两大巨头跨界牵手,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斑马网络;8个月后,搭载斑马车联网系统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横空出世,斑马随着荣威RX5一并成为了网红。
几年过去,互联网汽车的概念引领过一阵风潮之后,在众多模仿者的赶超中,斑马网络在人事、组织架构上几经震荡,一度有些沉寂。
此间,在业内公认的软件定义汽车浪潮下,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迎来升级,以博世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提出了“传统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域控制器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分阶段演进路径。
2019年8月,低迷已久的斑马迎来转折,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宣布战略重组斑马,阿里巴巴成为斑马第一大股东。12月2日,整合正式启动,阿里巴巴将深耕多年的成果YunOS(AliOS前身)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注入到斑马。从此,新斑马拥有了从底层车载操作系统到上层汽车场景功能的全栈开发能力。
2020年5月,战略重组正式完成。同年,斑马智行制定了OS战略三部曲:从智能车机OS向智能座舱OS、整车智能OS逐步演进,贴合了博世所提出的E/E架构的进化历程。
这一年,的确是特殊的一年,斑马智行完成战略重组,升级业务模式,加码技术研发......在今年年初的斑马智行首届技术节上,这一切都以非常具象的产品落地,以及前瞻性战略布局、产业生态的方式得到全景呈现。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征兆。
操作系统江湖,水大鱼大
软件定义汽车大趋势下,芯片+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算法软件+数据是实现智能汽车的关键,它们所构建起来的核心技术闭环中,谁能把握其中一环,谁就能获得汽车新产业链中的一席之地。
从传统汽车实现到智能汽车的跨越,汽车操作系统(OS)有多重要?一如Windows之于PC,苹果iOS、谷歌Android之于智能手机。毋庸置疑,操作系统是智能座舱内的核心控制软件,它对于管理和控制智能座舱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以说,是操作系统赋予硬件以“生命力”。
由于驾驶部分与座舱部分的系统所需要的安全程度不同,汽车操作系统主要分为自动驾驶OS和智能座舱OS两大类。一般智能座舱OS注重开放、兼容性、生态;而自动驾驶域操作系统则注重实时、安全、稳定。现在市场上属于自主研发的独立操作系统,除了谷歌的车载Android,还有涌现出的特斯拉Version、大众VW.OS、华为鸿蒙OS、AliOS等。
而比亚迪Dilink、奇瑞GKUI、蔚来NIO OS、小鹏Xmart OS等主机厂的操作系统,则是基于Linux或安卓(国内普遍基于此生态)等基础性操作系统进行有限的定制化开发,这是大部分主机厂都会选择的方式。
在智能汽车发展初期,发展效率是主旋律。大部分造车企业基于软件定制改造、部分自研和智能化硬件集成的方式造车,呈现垂直发展态势,与十年前智能手机发展初期相似。
不过,尽管基于安卓开发的操作系统有开源、定制化改造灵活、可移植性强等优点,也存在安全性、稳定性差,过度依赖谷歌的隐患。
而且,随着智能汽车的深化发展,汽车OS也将会快速呈现出马太效应。斑马智行首席架构师肖枫判断,窗口期不过短短两年。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大大的江湖。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智能汽车软件及电子电气市场将达到4690亿美元,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
正所谓,水大鱼大。如今,拥有11年操作系统技术沉淀的斑马智行,已然成为一条大鱼。其代码量超过1亿行,操作系统相关专利超过2000项,与上汽、一汽、大众等重点车企合作近百种车型,覆盖智能汽车用户超过300万,人车智能交互次数超过百亿,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服务经验。
在此关口,斑马智行增资蓄力,雄心可见。
造风者风云再起
2016年7月6日,杭州云栖小镇,一辆名为荣威RX5的SUV迎来了最贵代言人组合。马云和陈虹坐在这辆SUV的后排,王坚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司机是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作为阿里和上汽联合打造的第一款车,荣威RX5冠上了“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之名在云栖小镇发布,阿里和上汽内部将这次“战役”定义为汽车产业百年转型升级的“诺曼底登陆”。
上市不久,荣威RX5就成为了当年的“网红车”,首月订单超过2.5万辆,此后连续多个月销量破2万辆,其中超过70%是互联网版车型。
这次辉煌之后,斑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坎坷。机遇再次光临是上汽的L项目。2018年底,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亲自挂帅、总裁王晓秋担任该项目总指挥,上马了“L项目”,这个项目属于“一号位”工程,目标是打造高端智能纯电汽车。
“在荣威RX5之后,智己汽车对斑马来说是最好的机会。”斑马智行联席CEO张春晖意识到,新斑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在L项目上,曾经有一套典型的QNX+Android拼装式融合智能方案,上汽投入了巨大成本研发近一年,却在推进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斑马智行首席架构师肖枫带队来到上汽集团,向现智己汽车联席CEO蒋峻、刘涛展示了基于AliOS打造的智能座舱OS的POC(Proof of Concept),其中,最为直观的是多个屏幕之间的内容可以流转,应用可以跨屏显示,让多屏互动成为可能。这个可供展示的POC,是肖枫带领大系统团队,从2019年下半年起,在经过充分的行业调研、论证后,准确地设计好顶层架构,基于AliOS十年积累的操作系统行业经验,夜以继日地拼命做出来的。
这次POC展示的技术亮点让蒋峻、刘涛眼前一亮,也打开了更大的产品设计思考空间。在刘涛看来,原有的Q+A方案中,车内的4块屏幕仍然是独立的,类似于一个个“湖泊”,基于此很难做出与行业内其他品牌有差异化的产品体验,而斑马智行所提供的方案将孤立的湖泊连接了起来,汇成“一片海”,这在以前还从未见过。
“到9月底,上汽集团总工程师祖似杰决定在L项目中采用斑马的智能座舱OS。”斑马智行COO黄佑勇认为,“操作系统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跨域打通,它可能带来的产品价值是巨大的。”
的确,斑马智行的智能座舱OS,可以更好支持上汽SOA平台战略落地,也让汽车内的各个端融为一体。
以智己汽车为例,其采用全新一代的域融合中央计算数字架构,拥有IPD智能驾驶中心、ICC智慧计算中心、ICM智慧座舱中心、IMATE智慧伙伴四大域控制器。斑马智行的智能座舱OS不仅是座舱域的软件核心,而且还支持和其他域实现数据互通。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智己汽车的技术团队陆续来到斑马智行,双方开始联合办公。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智己汽车首款车型智己L7正式开启预售,斑马智行推出的异构融合式智能座舱OS也宣告落地,它标志着斑马智行OS战略正式进入第二篇章。
据悉,智己汽车智能座舱内的交互体验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向公众开放体验,届时斑马智行的产品将正式露出庐山真面目。
“我们有信心在智己汽车上打造出最强样板间。”多位斑马人在采访中谈道。
“我们今天是一个异构式的操作系统,不断的演进整车智能操作系统,这个时候它会下沉,下沉到一个基础软件。在上面围绕我们的伙伴能够有更大空间去做它的个性化、定制化的创新。”这是张春晖对操作系统的完美设想。
“这个时候我觉得需要更多的协同,大家不需要重复地去做一个基础软件,这个基础软件一定是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大的规模去打磨的,恰恰今天的AliOS已经经过10多年,经过大规模的验证,还在不断向前迭代,可以帮助汽车智能化。”
如今,涅槃重生的斑马智行不再孤单,与它结伴而行的战友越来越多。
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展首日,斑马智行与速腾聚创、AutoX达成了战略合作,三方将在操作系统、融合感知、自动驾驶AI算法等方面深度合作,打造基于人机共驾的新一代智能座舱,共同发力高级别自动驾驶平台,并布局整车智能操作系统。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日,在阿里巴巴展台上,斑马智行与奇瑞集团“智能板块”的雄狮科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汽车智能化联合实验室。根据协议,斑马智行与雄狮科技将组建技术团队,在智能座舱、智能汽车云、数据运营、自动驾驶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从与奇瑞雄狮的合作中可以看出,斑马智行与车企旗下的智能公司从普遍认知的竞对状态,正在走向融合与合作。换个角度而言,斑马智行正在扮演赋能者的角色。
以“OS+AI+芯片”做厚操作系统,拓宽护城河
随着在操作系统领域的不断深耕,斑马智行对这个领域的理解也在日益加深。
7月10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阿里云论坛上,斑马智行天瀑AI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融合达摩院、天猫精灵和斑马智行自研技术,沉淀AI交互,AI感知,AI场景化服务能力,可实现高效的自动化流程、在线持续自学习成长和灵活输出。同时,天瀑平台技术也快速赋能车企,将率先在四季度上市的荣威·鲸上亮相。
显然,AI成为斑马智行“OS+AI+芯片”核心布局的重要一环。
在今年的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斑马智行首席信息官徐强在主题发言中表示,智能配置越来越高,但用户感知到的智能并没有同步增长,产生了阶段性的用户“感知鸿沟”,这是由汽车内部多“脑”并行,多域割裂造成的。
“如同1个人脑与4个彼此相对割裂的车脑‘共驾’,很容易产生不智能的感知。要想降低用户感知鸿沟,就需要以‘芯片+OS+AI’为智能汽车决策核心,车脑集中化实现整车智能。”
而斑马智行通过百万辆智能汽车五年左右的场景打磨沉淀了领先算法技术、能力可靠的车载AI产品。在此基础上,战略重组后的新斑马获得来自达摩院世界顶级算法技术、天猫精灵语音生态能力的加持,构建了强有力的技术底座。斑马AI的冰山之下,潜藏的这两大角色不容小觑——达摩院有强大的语音、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等通用AI能力,有万亿参数级预训练模型;而天猫精灵则有3亿级别的IOT设备互联能力与自然丰富的语音交互技能。
过去一年,斑马智行打造的AI智能助手小跟斑上线后,相较于原有系统,用户活跃度提升1倍,智能服务次数提升14倍,覆盖28个品牌70多款车型,300万辆智能汽车,与天猫精灵业务打通,实现了3亿IoT设备车载互联。
近11年,4000个日夜,从包括AliOS的前身,到斑马网络,再到新斑马,这个团队终于将路走得越来越宽。就在本月,斑马智行与上汽荣威联合宣布,为回馈百万互联网车主的信任与支持,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正式开启OTA升级,荣威RX5车型的智能网联系统将免费升级换代为斑马智行维纳斯智能系统。这是基于AliOS打造的新一代智能网联系统。
这一刻,2021年的斑马智行竟然因“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与2016年云栖大会时的斑马网络产生了神奇的联动。
不一样的是,潜行已久的斑马智行羽翼渐丰,是时候再次腾飞了。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