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特斯拉推出的新车上面搭载了一个半截的平底方向盘,这让某位百万级职业车评人在他的段视频里疯狂吐槽——“特斯拉为了炫酷,什么都做得出来。”
❂
![]()
在他的观点里,没有顶的方向盘会导致很多路你不好操作,因为你抓不到方向盘的顶部。为了证明方向盘必须有顶,可以应对很多情况,他还拿出了他在赛道上救车的画面进行逐帧分析。
![]()
这样的理论和观点,加上真实事件的分析其实最开始让我也很信服他说的那一套东西。但在观察和求证的过程中,我发现方向盘真的可以没有顶,甚至可以只留下左右两个握柄。
之所以现在市面上90%的方向盘都是圆形的,其实很大一部分还是历史原因。从1886年的奔驰1号开始人们发现发动机带来的动力会让人的臂力无法完全控制方向杆,很危险。直到1894年,Alfred Vacheron收到船的启发,把方向舵的设计装到了一辆4马力的汽车上,这才让圆形方向盘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
当然,因为圆形的圆周上面任意一点到方向盘中心的长度是一样,意味着不管手握在哪里,方向盘的轻重手感就不会因为握的位置不同,而产生变化。同时,在安全方面,操纵杆,或者是有棱有角的矩形、三角形的方向盘,发生事故的时候,往人的胸口戳一下,可能直接送去火化了,但圆形顶多撞个淤青。
![]()
剩下10%非圆形的方向盘分为平底和方形,平底的方向盘能够带来更多的腿部空间和运动感,也是现在成本低又好做的特殊设计,但其实本质上它还是一个圆形的方向盘。
![]()
而赛车的方向盘基本都是方形的。一来有轻量化的考虑因素,二来,多种控制开关的布置,对于保持稳定握姿,避免操控出错有着极高的需求性,这让方形成为更优选。
![]()
但需要知道的是,高速赛车在赛道上并不存在倒车、掉头这些日常操作,为了把方向盘设计成方形,在操控上就必须增加它的转向比,在F1上面转向比为1比1——和你骑的自行车是一样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避免操控出错,即便面对掉头弯也并不需要扭转方向盘超过180度。
而那位知名车评人正是因为特斯拉的方向盘并没有可变转向比而质疑了它的安全性。
但我为什么说,其实方向盘真的可以没有顶呢?因为上到科目二,下到赛道培训,所有的教练对于方向盘的使用方法都说的非常清楚和明确——
不论你的方向盘要转多少角度,你的双手,永远只能握在3点和9点的方向,即便打满一圈半,你的左手和右手,也只需要离开方向盘一次,并且松手的位置和重新抓握的位置是一样的,只不过把反手换成正手而已。
![]()
你会发现,在正确的操作方式下,你的手永远不会需要握到方向盘的上方或者下方,也根本不存在那位知名车评人所说的需要把手搭在方向盘上方的情况。我也想象不到任何除了为了装比而单手开车的情景和画面,所以要责怪的,是没顶的方向盘影响到你装比了是吗?
至于他在赛道上通过握方向盘各种位置来救车的镜头来说明“有顶方向盘真的很有用”,“没顶的方向盘就搞不定这个情况”。对此呢,我其实想说,用正确的驾驶方式,3、9点握法,一样是能救车的,至于为什么你需要握到其他位置,我只能说——菜是原罪。因为你所有打到的方向的角度,在手不离开3、9点位置的情况下都可以完成,相反,两只手反复来回倒方向是一种错误的、手忙脚乱的表现。
我不是要攻击谁的驾驶水平或者观点立场,而是想说,你完成了这个操作不是因为你的方法正确,而是因为你用错误的方式算出了正确的答案而已,你不能用这个情况来证明你的观点。
当然,正如我所言,方向盘没有顶这件事不是绝对性的错误,当然,方向盘在使用的过程中,或许因为习惯、紧急情况,大家会需要抓顶部的部分,3、9点的握法也只存在于理论上的绝对正确而已。
而关于没顶的方向盘到底安全性怎么样,我只能说对于驾驶安全一向非常关注的美国已经批准了特斯拉搭载这块方向盘的model S Plaid上市了,汽车厂商觉得没问题、法律政府觉得没问题,那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呢?
![]()
最后,我想用已经体验过实车的外媒对于这块方向盘的评价来结束这篇稿子,也许我们的不接受,只是不习惯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