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全新曝光的KX11,更多人希望在大尺寸基础上生产大5座车型,而不是准7座SUV。
大7座SUV的热度逐年递减,除了已经被市场定性的少数几款车型,后入局者对7座布局有着新的认知,盲目推崇7座产品很容易让自己被动陷入塔西陀陷阱。
行业对7座产品的需求,已经没有那么高了。
针对二胎家庭研发设计的衍生品,让7座SUV第三排空间利用率不太高的情况下,很难有大5座车型舒适的乘坐体验。
![]()
毕竟结构设计决定了,两排座位车型要比三排座位车型有着更合理的设计布局,尤其是二排以及后备箱空间方面。
事实上,我们需要思考的是,7座车型为何始终不得民意。
时间节点很重要,7座SUV的市场需求以及产品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每个发展阶段的节点,7座SUV踏的都不是很准。
17年之前政策限制,7座SUV不仅仅年检相对麻烦,同时市场可选择性并没有那么多,只有少数几款车型可以选择。
![]()
市场参与者不多,就很难在消费市场中形成价值惯性,在与大5座SUV抗衡的时候,普遍落了下风,即便是同款车型,大5座车型的吸引力也要远远优于7座版本。
一个是产品矩阵不够丰富,另一个是政策没有放开。
前阵子,7座产品年检放开,的确政策向好,但市场似乎已经没有那么需要7座SUV。
18年之后的中国车市虽然下行发展,但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用车群体进入到二车时代,增购、换购已经成为常态,对7座SUV需求有降无增。
![]()
事实上,从行业角度分析,7座产品无论是SUV还是MPV从来都不是热销车型,即便是专为多人出行研发打造的MPV,市场总需求量也并不大。
GL8、奥德赛、艾力绅主流合资霸主市场累计销量也不过单月3万余台,在这个月均销量200万级的乘用车市场中,累计份额不会超过2%,更别提无法将空间、舒适产品力做的比MPV更好的SUV车型。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7座SUV车型都是基于5座产品研发打造,属于衍生品类,在企业定调上属性比重本就不如5座车型。
![]()
从产品角度衡量,7座SUV一直都是“伪7座”,三排空间鸡肋,采光差、空间差、舒适性差必然是驱逐消费者远离的关键,毕竟结构设计决定了其无法在三排尺寸上做到最好。
基于用户市场变革以及大5座SUV阵营不断强化亮点,用户群体显然已经不需要伪7座车型来应对出行生活。
相比之下,大5座SUV车型更好的二排空间,更精准的尺寸定位以及形成口碑的消费效应,能够为市场提供更好的选择。
从始至终,7座SUV热度都远远不如5座车型。
![]()
拥有更敏锐观察力一些企业将重心直接放在5座版本上,譬如说拥有大尺寸的本田冠道与UR-V,直接放弃7座版本,哈弗H6、长安CS75 PLUS 更是以纯粹的大5座征服用车市场。
不是刚需,才会被抛弃,7座SUV从实用性以及适用性上来说,都不足以对抗同尺寸5座版本,毕竟,不是每户人家都有5口以上人家。
尤其是在城镇化建设完善的今天,一套100平米房产容纳不了6人以及7人。一套房产配一套车,5座自然也就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