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众ID.4系列车型,5月总销量仅有1213辆,比惨淡的4月份还少200辆。相比提前半年开启预售的精心准备,这份成绩单,别说达到预期了,恐怕连大众集团在华的新能源之路,都要被堵死了。
![]()
那么,作为国内市场领头羊,为什么大众与其他合资品牌一样,都玩不转新能源车?
ID.系列车型,在为之前拙劣的产品买单
讲道理,无论是ID.4系列或是ID.6系列,就产品层面的表现,还算可以,不说领先其他同级别竞争对手很多,但差距,至少没那么大,以ID.4系列来说,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配置也算不错,当然,槽点也有,你懂的......
![]()
性能数据尚算可以,性能双电机版本,有230千瓦的总功率以及460牛米的总扭矩,百公里7秒以内,续航也能达到500+的水准。
![]()
当然,以上是大众方面想要传达给消费者的ID.4系列产品力,但恐怕你不知道的是,售价20万元的丐版,只能提供不到400公里的续航。
即便如此,相比以前油改电200多公里的朗逸纯电之流,算是大众的良心之作了,毕竟,在积分压力下,大众在新能源领域,不得不有所作为。
![]()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ID.系列产品,扒开了看产品力,与同级别相比也几乎没有优势,但售价,倒是不算便宜。
ID.系列车型,真的不能放在4S店里卖
如今有着潮牌、科技属性的新能源车,无不在打造商圈看车模式,以展厅的形式对外展现产品,以迎合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模式提供购买渠道,换句话说,在这部分年轻消费者们看来,放在4S店里的新能源车,尤其是大众车,看上去有些LOW,那是岁数大一些的消费者,喜欢的购车模式。
![]()
所以问题来说,进去4S店看大众车的,有几个是冲着新能源车来的?朗逸、速腾、帕萨特才是他们的目标车型。
产品定位不清晰
稍微了解ID.4系列或是ID.6系列的车友们肯定知道,大众官方对该系列车型,总结了一个他们认为比较好的卖点,那就是贴近燃油车的操控风格,从实际驾驶角度来说,确实,无论是ID.4系列或是ID.6系列,都有别于“传统”的新能源车型。
![]()
从这个角度看,大众品牌一定认为,喜欢燃油车驾驶感的消费者和讨厌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依旧占到了多数,为此,不惜以反常规的方式,改变了纯电车该有的驾驶特性,那么,真的有消费者会为了追求燃油车的驾驶特性,而选择纯电车?直接买燃油车,不香吗?
![]()
车德钢认为,当然,不只是大众,几乎所有的合资品牌都玩不转新能源车,有所作为的,依旧是一些新生的造车新势力,它们树立的品牌设定,打一开始就瞄准了科技、智能、纯电的方向,且从未偏航,倒是大众,骄傲的站在了燃油车领域的成绩单上,以朗逸纯电等一系列“油改电”敷衍了一波国内新能源市场,等到积分压力过重才后知后觉,目前来看,想要赶上趟,得踏踏实实玩真格的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