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水银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成为一起全民关注的热点事件。尤其是李想在微博怒怼之后,"敌我"双方的攻防更加激烈,双方均释放了很多失去理智的极端话语。当然,目前"水银事件"已经报案,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在真相大白之前,我们不妨猜测其中的种种可能。
![]()
第一种可能;也是少数狂热网民的构想,就是理想确实没按好心,不负责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有毒物质——汞,然后遗漏在座椅中,后来幸亏被消费者发现,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悲剧。这种可能出现的最早,其实可能性最小,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常识是,汞在常温下很容易挥发,基本上几个小时就可以挥发干净,绝对不会等到几个月后再突然冒出来,这种可能性极低极低,关于这一点,理想在官方声明中说得也很清楚。
![]()
第二种可能性,在基本排除了理想自己作案的可能后,另一种可能性浮出水面,就是车主"贼喊捉贼"。这种看法在理想发出声明之后开始发酵。这种说法认为,其实汽车中的水银,或许就是车主有意或者无意中遗留,或许是不小心打破了温度计,或者就是故意,然后哗众取宠,嫁祸理想。但是考虑到事情发生后,车主已经报案,而且利用这种做法敲诈理想一笔钱的难度太高,所以这种可能性其实也不大。
![]()
第三种可能性;可能是车主不知道的第三人,有意或者无意制造,有可能是孩子拿着温度计玩耍时候不小心折断,有可能是其它人使用车辆时候不小心遗漏。还有一些脑洞大开的网民,甚至提醒车主要"小心自己老婆是不是认识了西门大官人",生生将一个严肃案件往娱乐方面硬扯。目前看来,第三种的可能性比较大,支持者众多,其中不乏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看客。
![]()
第四种可能;第四种可能性从7月5号下午开始出现,提出者为媒体人士。有经验丰富的媒体人猜测,这很可能是理想一次主动的自我炒作。业内人士指出,"理想特别擅长利用负面新闻炒作,污蔑别人对自己栽赃陷害,扮演一个弱者或者被同情的角色,获得围观流量,保持品牌热度,提升品牌销量,其实就是自我炒作的营销"。这种说法没有根据,我们不予置评。
当然,除了以上四种说法之外,坊间还存在其它种种议论,不过毕竟事件已经移交警方,我们等待真相大白的一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