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个人相处和交流的次数和程度有限,仅凭有限的标签,很可能造成片面乃至错误的认知。比如,当我们了解到某人名校毕业时,难免会高看一眼,潜意识里觉得这样的人学识不差,人品也不会差,殊不知一流大学也有凶恶之徒,三流大学也不乏良善之辈。
名校如此,名牌也不例外。日系车在国内绝对算得上名牌吧?“日系车质量好”的说法就连很多不关注车的都知道,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坚信这一点,而且延伸到了以偏概全的地步:只要是日系车,那质量一定差不了。
事实上,开国产车几万公里没毛病的也不少,而开日系车几千公里就出毛病的情况也存在。
昨天会长去一个许久未关注的网站—车质网逛了逛,查询了该网站近一年(2020.7.6-2021.7.6)的投诉排行榜,发现其中冲出了两条“黑马”,那便是高居榜首的探岳和第四的阿特兹。探岳能登榜首相信大家不意外,毕竟众所周知,探岳的颗粒捕捉器出了大面积的故障,导致油耗高得能和纳智捷扳手腕。
而排名第四的阿特兹,想必还是令不少人意外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日系车质量好”在国内被认为是常识,阿特兹作为马自达旗下中型轿车,也是妥妥的日系车;
其二,纵观这份榜单前十名,除了阿特兹之外,其它都有过月销上万乃至几万的“战绩”,即便价格最贵的A4L。上市以来的热销使得它们拥有了相当大的保有量,保有量多了,出问题的总数自然也容易多。
举个例子,日本人口约1.2亿,津巴布韦约1700万,假设两个国家坏人的比例相同:每10人中有1个,那么日本就有1200万坏人,而津巴布韦有170万坏人,日本的坏人多一些,毕竟日本总人口多几倍。
假如津巴布韦在总人口远少于日本的前提下,坏人数量却快赶上日本了,那说明津巴布韦坏人的比例,远远高于日本。
阿特兹这个问题同理,想必大家都知道,阿特兹卖得不算好,其2020年的年销量为30978台,而比它投诉少的轩逸538680台、英朗295857台...前十名没有一款年销量少于10万台的。
销量不高投诉却不少,这说明阿特兹的投诉率非常高,尽管车质网一家的投诉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对事实具有一定代表性。
阿特兹的投诉,其实主要集中在一个方面:异响,相比漏油、断轴,异响似乎不算啥大问题,毕竟不会造成大的安全隐患,也就开起来叮铃哐啷响嘛。
可阿特兹堪称“异响界集大成者”,我认真看了下,它似乎并不是某一个部位容易产生异响,因为投诉有异响的部位包括A柱、B柱、C柱、后备箱、天窗、中控台、方向机、减震器等等,总结起来,阿特兹开起来会自动播放“梦幻交响曲”。![]()
![]()
我随手截了几张图,可见车主们不太喜欢车子自带的交响曲,而喜欢安安静静地听一些精品歌曲,于是纷纷投诉。事实上,我非常理解为什么不少车主维修过几次还是没修好,因为4S店维修人员看到这种异响的也头疼。
一方面,异响非常难找到具体部位,没错,你是可以听到异响大概在底盘还是中控,在前面还是后面,但具体到底盘还是中控涉及的零部件太多了。
如果不是刚好遇到过类似的异响,想要找出真正出现异响的具体部件非常耗时,往往只能采用排除法,对怀疑造成异响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后再试车,看是否排除。运气不好,花一整天时间找不到异响源头,一点也不奇怪。
另一方面,修异响对于4S店维修技师而言,吃力就算了,它还不讨好,因为修异响往往就给个不多的工时费,而别人师傅的提成往往是和业绩挂钩的。
我换换机油、修修事故车它不香吗?虽然换机油也没多少业绩,但它快啊!只要车足够多,我一个小组一天做10台车的小保养都没压力,事故车就更别说了,零件一换,业绩到手。
所以异响这事,看起来是小毛病没错,但想修好,首先你的车可能会被拆得面目全非再装回去;其次,得做好多跑几趟的准备,或者车放在4S店放一段时间的准备,因为异响车不受待见,假如技师不是刚好闲着的话,大概率不会把换机油的车抛一边而优先帮你搞异响。![]()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诶,没事,我就喜欢听这样的“交响曲”,像劳斯莱斯那样太安静我反而不喜欢。那我必须还提一下,阿特兹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异响是没错,但并非没有别的问题,上面我随手截的几张图可以说明这一点。
结合以上,即便我们保守一些,不说阿特兹问题多、投诉率高,也可以肯定一点了:你买马自达阿特兹,你买日系车,依然可能出问题,而且可能刚提车不久、没开多少公里就出问题。
事实上,无论日本车、德国车还是国产车,只要是车,就有没有不出问题的,就和人没有不生病的一样。如果这个世界真有某个国家的人都不生病,想必大家反而都会很吃惊吧?
所以,请大家别盲目吹捧日系车,也别一棒子打死国产车。
●选20万以内的合资SUV,这几款综合实力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