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一度盖过传统车企的造车新势力,在新的一年发起新一轮进攻。
尽管2018年交付1万台EX5的目标落空,但威马执意将2019年的交付目标定在了10万台。
未来达成这一目标,《钟叔驾道》记者参加1月23日在京举办的威马小型媒体沟通会获悉,威马将于今年推出EX5 Pro和EX6,三款车型以组合拳的形式承担走量任务。
与此同时,威马也在与网约车平台加紧合作。
1月30日,威马与美团打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宣布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探索出行跨界新模式。这也是美团打车首次牵手汽车主机厂商。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曾说,新造车企业最大的挑战是真正意义上的交付。
![]()
在2019年,随着更多造车新势力推出车型,这些新车企将集体面临交付大考。
拒绝代工、坚持自己造车的威马,将2018年无法实现1万台车交付目标的原因归于“交付环节太复杂”。
今年10万台的交付目标能否达成,无疑是威马留给业界的最大悬念。
备战“10万辆”
汽车产业经过百年历史沉淀,变革的临界点已经到来。新能源无疑是这场变革的最主要载体。
2018年我国乘用车遭遇滑铁卢,出现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与此相反的是,新能源车却逆市飘红。数据显示,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超过100万台,同比增长88.5%,增速高于上一年度,提前达到业内预期。
造车新势力是促使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蔚来、小鹏、威马、新特、前途、零跑、电咖等多家造车新企业均已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
2019年随着更多造车新势力拿出作品,交付将成为横亘在其他造车新势力面前时下的最大难题。
面对交付难题,威马也遇到了障碍。
2018年9月28日,威马汽车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交付仪式”,并承诺全年交付1万辆EX5。
![]()
但到12月18日,沈晖接受媒体采访坦承年内无法完成1万辆的交付,至于原因,“不是因为我们的生产能力跟不上,而是因为交付环节太复杂”。
不过,沈晖还强调,“1万辆交付时间的推迟,不会影响2019年交付10万辆的目标”。
10万辆的交付任务,落在了EX5、EX5 Pro和EX6这三款车身上。其中,EX5 Pro以更超前设计满足个性化需求,而EX6更偏重家庭定位。
![]()
据威马此前透露的消息,EX6将在今年9月正式上市,定位6座中型SUV,车内采用2+2+2座椅布局,配备虚拟后视镜。据称该车将会采用C2M订单生产模式,交付周期将大幅缩减。
L2级自动驾驶今年量产
出行服务是一个“大蛋糕”,全球人口50%以上的千禧一代期望获得个性化、全面集成、多模式及按需的出行体验。
目前,威马已经构建了覆盖云管端的360度安全策略,以用户为中心多元化出行服务方案。
在智能制造层面,威马在温州组建了国内首个工业4.0标准的C2M智能工厂,工厂日峰值产量超过200辆。
“2019年,我们将快马加鞭,持续普及智能电动汽车,向数据高效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进化。”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陆斌在媒体沟通会上说。
![]()
据透露,2019年威马将有更多黑科技量产落地,加快探索智能驾驶新路径和OTA升级。
今年1月中旬,威马汽车亮相CES并与百度Apollo在自动驾驶方面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成立了“威马&Apollo智能汽车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将联合研发L3以及L4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其中,L2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在2019年开始投入量产,L3级别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在2021年开始投入量产。
陆斌说,“我们要一起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重新定义和普及智能电动汽车的机会。”
在上百家造车新企业中,威马能否成为定义和普及智能电动汽车的“真命天子”,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