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东西,开车就离不开安全这个词,无论是在晴天开车还是在各种恶劣天气驾车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依旧非常高。归根结底无非就是司机和车辆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讲讲从这司机和车辆出发,如何做到湿地防滑。
车辆问题
所谓湿地防滑,其实这个所涉及的范围有点广。可以指车辆在雨雪天起步或者上坡时轮胎打滑;可以指车辆在湿滑路面高速行驶的时候,发生侧滑车辆无法掌控;也可以指司机踩下刹车后,车辆的制动距离有所增加。
![湿地防滑,这几个方法最有效]()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相一致的就是威胁到了车内人员的安全。
车辆起步或者上坡时轮胎打滑,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于雪天和结冰路面,当然也有可能只是起步的时候油门踩得过猛。这种情况其实挺好解决的,如果轮胎状态良好可以直接给轮胎加个防滑链。如果是因为轮胎太久没换过,花纹磨损非常严重而导致的轮胎打滑,可以换胎啦。
![湿地防滑,这几个方法最有效]()
轮胎一般都是3年换一次或者4至5万公里换一次,在换轮胎的时候可以选择湿地防滑的轮胎,比如飞跃赤兔,这款轮胎采用多钢片设计,增强了轮胎的抓地力,同时还拥有四条纵向主沟槽,排水能力大幅提升,非对称的胎面花纹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轮胎的抓地力和操控性。
![湿地防滑,这几个方法最有效]()
车辆高速行驶发生侧滑以及制动距离增加,其实都和轮胎有关系,轮胎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这些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
当然除了轮胎,车辆的制动系统也有一定的联系,车辆制动距离的增加有可能是因为刹车油或者刹车盘等制动系统的问题。
操作问题
上文讲到的一些客观的不足,归根结底也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的还是司机本身。
相信大家都知道雨天减速慢行这句话,但是很多人并不太在意,减速慢行不仅能够缩短车辆制动距离给予司机更多的反应时间,还能够降低水滑现象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湿地防滑,这几个方法最有效]()
湿滑路面的摩擦系数相对较低,在相同的时速下车辆的制动距离大于晴天的时候,想要缩短制动距离只能保持较慢的速度行驶。
![湿地防滑,这几个方法最有效]()
除此之外,车辆发生轮胎打滑的情况有可能是因为司机油门踩得过深,即使在干燥路面车辆起步时猛踩油门,也会导致轮胎打滑发出尖锐的摩擦声,更何况在湿滑路面呢。
车辆高速行驶发生侧滑,这多半是突然打了一把方向,即使方向幅度很小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小结
车辆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为的就是保证行车体验以及行车安全性,但是这些功能都是建立在司机正确的驾驶操作的基础之上,没有良好的驾驶习惯谈何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