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车动力原创,作者楼晓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傍上五粮液这个金主一年后,1月17日,凯翼汽车宜宾生产基地X5首装下线的第十天,在成都亮出了今年的发展规划,2019年二季度年型车及国六车型投放市场,三季度全新车型曝光,年度销量目标为6万辆。而2018年凯翼全年销量仅为41556台,在中国车市已进入负增长的当下,凯翼今年50%的增长目标确实让人捏了一把汗,在宜宾市政府的支持下,财大气粗的五粮液能否让凯翼脱胎换骨?
有钱好办事,宜宾汽车产业发展投资公司和宜宾普什集团(五粮液子公司)控股51%凯翼股权(奇瑞占49%)后,从宜宾生产基地开工建设,到2019年1月7日宜宾生产基地总装首车正式下线,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凯翼汽车的超快速度和超高效率让全行业瞩目惊叹!
位于宜宾汽车产业园的凯翼汽车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占地973亩,总投资33亿元,建设冲压、焊装、涂装、总装4大工艺车间的生产线及研发体系,已规划CF、CX两大平台,产品涵盖轿车、SUV、MPV三大系列七款车型。全面建成达产可实现产值220亿元以上,带动配套产业产值330亿元以上。
为了聚集更多的人才、科技、物资等优势资源,凯翼汽车将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搬到了成都。
然而现实很残酷,2018年中国车市20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高房价对消费者可支配资金的挤压和贸易战对经济的冲击,使大家放缓了购车的需求,中小城市首当其冲,而凯翼5~10万的产品定位,主战场正好在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已进入升级换代阶段),实际从销售数据也能看到,2018年受伤最重的基本都是自主品牌。
因为在这种态势下,消费者原本一辆车原来打算用三年的,现在希望多用几年,购车心态从性价比优先转变为品质第一,汽车销售向强势品牌集中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凯翼今年的首要任务就是避免品牌边缘化,单款车型每月千辆都难摸到的现状,很容易被淹没在激烈竞争的血海中。
其实,在低端领域,已不存在技术壁垒,性价比也处于胶着状态,彼此比拼的就是整车制造工艺水平,凯翼利用奇瑞20年经验的模块化平台,品质关应该问题不大。问题是这块细分市场本来就已经严重萎缩,绅宝,江淮遭遇断崖式下滑,剩下的那块蛋糕大多被哈弗H2和长安CS35等一线品牌瓜分,留给凯翼的空间已不大。
因此凯翼欲脱胎换骨,首先应该加强现有车型的营销推广力度,让奇瑞品质深入人心。现在凯翼的广宣实在是太弱了,声量低到人们几乎忽略了这个品牌。建议采取重点市场重点突破的方式,以点带面,逐步突围。以整合营销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消费者互动,竞争对手参与,在对比中打造冠军品质形象,如此才能和一线品牌抗衡。
另外就是凯翼的研发,三四线城市迟早也将升级换代,因此品牌如果不向上走,最终肯定死路一条,奇瑞能贡献多少技术?最后打架伤着自己孩子咋办?所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是王道。而研发就是重注,也无法立竿见影,宝能承诺平均每年给观致100亿研发费用,一年过去了,新品还没有上市,宜宾市政府和五粮液能给凯翼多少研发费用?况且凯翼的研发团队还处于招兵买马阶段,技术成果的开花结果还遥遥无期。技术和性能才是一个汽车品牌决胜江湖的核心竞争力,谁把握先机,谁就能取得市场的主动权,凯翼在研发方面注定要进行一次和时间的赛跑。
凯翼能否称为宜宾继五粮液之后的第二张名片,除了补足营销这块短板外,充裕的研发经费投入和建立优秀的研发团队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