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慌”的影响还在持续。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月度产销数据,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3.4万辆和 225.2万辆,环比下降9.3%和10.8%,同比增长6.3%和8.6%。由于去年4月开始汽车市场逐步恢复,所以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增长8.7%和13.5%。
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8.6万辆和87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4%和51.8%。增幅比1-3月回落28.3和23.8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1%和4.5%,增幅比1-3月扩大2.1和2.9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1.4万辆和170.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9%和9.1%,同比分别长7.9%和10.8%,增幅比3月回落69.5和66.6个百分点;1-4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66.8万辆和67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5.3%和53.1%。增幅比1-3月回落27.8和22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4%和0.9%,降幅较1-3月分减小2.1和2.9个百分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从市场情况来看,由于2020年4月汽车产销逐步恢复,低基数带来的高增长影响明显减弱,因此当月产销同比增速均比上月明显回落;另一方面,4月份比3月有所下滑符合汽车市场历史规律,4月份乘用车产销均超170万辆,表现还是相对良好的。累计数据中,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形势也依然呈现向好发展态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方面,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6万辆和2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倍和1.8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万辆和1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倍和2.2 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万辆和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9%和70.8%。
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5万辆和7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5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7万辆和6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倍和2.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万辆和1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4倍。
4月的蔚来、理想、小鹏、合众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表现比较优秀,主流合资品牌中的大众品牌新能源车占据49%份额。尽管BBA豪华车企的纯电动车全面量产,但产品接受度仍需大幅提升。
陈士华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一是在于各车企都在推行电气化,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二也体现了消费者购买积极性高、消费热情持续攀升。中汽协预测新能源汽车今年全年销量将达到180万辆甚至超过这个数字,增长幅度达40% 。”
不难看出,今年1-4月,在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供给质量、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改善加强,总体经济形势继续保持稳定恢复的背景下,汽车市场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对于未来汽车市场的展望,中汽协预计,中国经济有条件有潜力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伴随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消费拉动的持续激励,汽车产业的稳定发展将仍然具备坚实的基础,但全球疫情走势和国际环境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内各行业间恢复仍不均衡。
最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行业最担心的“缺芯”问题,已从4月份销量环比负增长中开始显现。这其中,一方面原因体现在以上汽大众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销量下滑;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部分车企积压了一些订单,但苦于芯片短缺,致使产能不足而影响交付。
其实,从去年底,包括汽车、电脑、手机等涉及到芯片相关的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缺。进入2021年后,“芯慌”问题依旧在持续发酵,这也使得诸多车企人心惶惶,不得不被迫延长工厂减产、停产的时间。据中汽协预测,二季度汽车减产将达130万辆。
研究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这场危机凸显出,汽车制造商、Tier1供应商、半导体供应商及其晶圆厂之间需要调整产能和采购模式。在短期内,只有全行业的合作才能有助于减少这种影响。”目前,芯片交货期已快速攀升至16周。由此可见,这场“芯慌”要比这个预估严重很多。
由于受芯片短缺的冲击,国内几乎所有车企都未能幸免。吉利汽车向供应商锁定3-6个月长期订单;上汽大众一季度的产能受到芯片短缺而部分车型出现阶段性停产;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该公司面临着芯片供应紧张的情况,工厂生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公司正在主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包括在全球范围内积极采购芯片、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方式,缓解芯片供应紧张带来的影响。据长城汽车2021Q1财报数据显示,受芯片短缺影响,2021年一季度长城汽车产量环比减少了9.4万辆。
中汽协表示,今年前2个月,芯片供应短缺使国内汽车产量下降了5%至8%,预计这一状况要到今年第3季度才会有所缓解。同时,由于芯片短缺正在影响整车生产,预计国内汽车库存将继续下降,某些车型甚至有可能“供不应求”。
这在豪华车市场中表现明显,今年4月豪华汽车市场热度不减,单月销量25万辆,同比增长30%。1-4月,豪华汽车市场卖出了近100万辆车,同比增幅高达70%。然而,在销量增幅与供应短缺都超出业内预期的背景下,因芯片短缺的影响,使得一些豪华品牌的热销车型出现了减配、涨价或者交付时间延后等现象。
据多家奔驰4S店的工作人员透露,店里部分车型已经没有现车卖了,新车订单需要等到7月份左右,在售车型的优惠幅度也比之前有所收窄,降价幅度缩窄接近一半。
4月份,奥迪部分车型因芯片短缺而暂时减产,并导致终端优惠幅度收窄。一家奥迪4S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前段时间店内确实现车不足,优惠幅度也随之减少。
宝马的处境相对略好,不过从5月初上市的宝马X3 2021款车型上,相比前款产品,取消了增强型驾驶辅助功能和主动巡航控制功能,同时相应下调了价格。可见,宝马是为了应对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
事实上,汽车厂商减配实际上是为了保证新车的供应。因为在一些关键的车辆安全功能,如主动刹车、电子车身稳定系统甚至刹车防抱死装置都需要芯片,因此,汽车厂商以放弃一些额外功能为代价,降低售价,保证关键安全配置的芯片供应也是合理的。
当前汽车厂商纷纷停产或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MCU(微控制器)短缺。由于汽车ECU(电子控制单元)的增长,MCU在现今汽车中已无处不在。每辆车平均搭载超过20个MCU。而且,半导体制造很复杂。对于 MCU 等相对复杂的器件,芯片从订购到发货需要12-16周,而用于车辆稳定系统的惯性传感器则需要26周。
而除了需求的激增之外,日本的瑞萨工厂发生火灾、美国半导体重镇得克萨斯州遭遇极端天气等不可控因素也严重制约了芯片产能。拥有全球三分之二半导体制造产能的台湾正遭受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在全球面临近期历史上最严重的芯片短缺之际,旱灾令台湾承受的压力陡增。
因此,芯片短缺问题陷入了一个僵局,一时半会儿不会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所有汽车企业都只能等。这对于汽车市场而言,未来两个月的挑战可能会更加严峻。
陈士华指出:“全球汽车产业目前都正在遭受‘缺芯’问题的影响。芯片供应问题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可能重点在二、三季度显现,四季度影响会略有下降,真正的缓解可能要到明年一季度。尽管市场在积极协调国内替代企业,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各方面积极努力,在供应标准上也不能松懈,同时也会存在中间商操作,这也需要国家层面加强监管。因此对于未来汽车行业发展中汽协继续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
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目前汽车市场整体的优惠幅度相比去年年终大幅减少,车价悄然回调。据悉,东风日产、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等众多品牌旗下车型进行了几千元不等的“回调”,而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旗下热销车型的优惠力度变化较小。
另外,此前一直降价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其标准续航升级版近日也出现了涨价1000元的情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芯慌”影响汽车价格的折扣力度回收,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放缓的情况。
如果消费者近期有买车意愿,建议还是早买早享受吧。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