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成为普遍的“大流行”,还是独特的“小众”?
马自达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为此它还有一句名言:“全世界只要有2%的消费者认可我就可以了。”
然而,从马自达的发展现状来看,想要维持这2%的份额,似乎并不容易。
![]()
最近马自发对外公布其2021财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马自达2021财年净销售额同比下跌16%至2.88万亿日元,净利润亏损多达316.5亿日元。
至于利润暴跌,很大的原因在于销量不济。此前选择小众,可以理解为是马自达的主动行为,然而2020新冠疫情的突袭,则令其被动成为小众,全球销量大幅下滑9.3%,缩减至128.7万辆。
![]()
其中,马自达在日本本土同比下滑12.9%,在东盟国家同比下滑12.7%,在欧洲地区下跌最为严重,增长率为-32.3%。
当然了,马自达也并非全面下跌,例如在北美市场就上涨了7%,在澳大利亚市场上涨了2.8%,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自达增速最快的市场居然在中国,其增长率为7.8%。
在2021财年,马自达在中国的两个合资事业体合计贡献了22.80万辆销量,但由于2021财年不同于2020年全年,因此我们暂且无法得知一汽马自达与长安马自达各自的销量,但参考马自达2020年在华销量,长安马自达累计售出136667辆,一汽马自达累计售出77907辆,若按财年计算的话,一汽马自达铁定落后于长安马自达。
![]()
近年来,销量逐年下滑已经成为了一汽马自达的常态,再加上产品品质不行、管理层决策无能以及它本身的特殊性(一汽马自达的实质是合资销售公司,而非合资整车制造企业),车市屡传它将要解散的消息,去年12月份与今年4月份的“解散传闻”绘声绘色,虽被官方辟谣,但却仍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参考意义还是十分大的,而且车市变化莫测,不乏出现传闻成真的案例。
就一汽马自达的现状而言,它解散的可能性较高。一是它的销量年年下滑,且产品不成气候,在市场上的存在感越来越低,难以撑起它日后的发展;二是因为马自达本身产品矩阵就不丰富,销售网络也不广泛,并不具备像大众、丰田那样的“两开花”条件,也无法将极有限的资源分给两家事业体;三是一汽马自达只是个合资销售公司,且马自达在该公司的话语权并不多,在股比政策进一步放开后,马自达可能向一汽集团争取更多的利益,如若谈不拢,那么2022年合约到期后也许就不会再续约了。
![]()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马自达将所有资源集中在长安马自达这里,可能会放大效力,提升它在中国市场的能见度与影响范围,这又何尝不是一个“解题思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