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汽野马82.5%股权被出售的消息正式确认。1月18日上午,雷丁&野马汽车战略重组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此前从北京产权交易所中了解到,国内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匿名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出售99000万股股份(82.50%股权)。此次乃四川富临集团挂牌出售其手中所持有的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82.50%的股权转让底价为12亿元。
![]()
由此来看,雷丁汽车是100%完全收购野马汽车,收购价在14.5亿元左右。
此次重组之后,双方将在产品资源快速整合,将野马现有的全线产品资源从燃油车转向纯电动车以及混动车型,快速丰富产品线;此外,野马产品也将导入雷丁渠道近万家一二级经销商渠道,通过雷丁的渠道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
野马汽车前身为四川汽车工业集团,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于2002年被四川富临集团兼并重组,旗下拥有成都传统车生产基地、成都新能源生产基地、绵阳综合生产基地三大汽车生产基地,同时具备底盘、新能源及传统能源乘用车(含轿车、SUV、MPV等)、客车、专用车等完整生产资质。涵盖传统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汽车8大系列、40余个车型、60余款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销售网点200余家,售后服务网点近300家。
![]()
从野马汽车官网展示的品牌发展历程来看,野马汽车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诞生以来,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最为辉煌,曾出现“各地公检法以拥有一辆野马汽车为荣”说法,而且野马汽车曾入列国家免检产品。
曾经的辉煌终究是过去式,2002年被富临集团兼并重组后,野马汽车在市场上几乎没有任何反应,一直到2014年启用新标识、2015年推出野马T70新车,再次回归到大众视野之中。
然而,在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厮杀的战场中,野马汽车始终未能崭露头角,一直默默无闻。
根据野马汽车官网提供的信息,该公司现在仅有4款车型在售,分别是T70、T80、斯派卡和T70S。数据显示,2018年11月,野马汽车销量仅为2452辆,1-11月的累计销量也不过31882辆,还不及很多品牌单一车型的月度销量。
![]()
从盈亏来看,野马汽车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20.46亿,亏损3.85亿元;2018年1~10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21亿元,亏损3.63亿元。截至2018年10月末,野马汽车总资产为45.45亿元,总负债为38.34亿元,负债率约为84.36%,这些数据或是富临实业“抛弃”野马汽车的原因。
山东雷丁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低速电动车市场的企业,自2008年开始专注于电动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生产制造,是国内较早涉足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
![]()
雷丁一直坚持深耕行业市场,不断扩充实力,在中国短途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也是我国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
同时,雷丁汽车每年将营收的8%投入研发,首创MIA魔方架构,积极布局AI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快速积累;基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入洞察,提出了E·EV的产品理念,打造更加经济、环保和便利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同时,在全国建立了7000余家终端店面。
![]()
但由于国家对低速电动车的相关政策迟迟未出台,所以目前四轮低速电动车仍不具备合法上路的资格。去年11月8日,《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又明确了“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实锤落定。在低速电动车的监管愈加严格的情况下,企业也在寻找生存的路径,特别是规模和销量都靠前的“龙头”企业,拿到生产资质,进行合法化成产,几乎是这些企业继续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
![]()
2018年4月,雷丁收购陕西秦星,建立了雷丁秦星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年11月,雷丁秦星新能源商用车正式投产,至此雷丁已拥有“潍坊+咸阳”两大生产基地,形成了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两大产品体系。
而此次收购野马汽车也是雷丁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又一力作。
![]()
在《汽车年轮》看来,此次雷丁与野马汽车战略重组,将使雷丁汽车在战略布局、产品布局上得到再一次强化。雷丁汽车与野马汽车,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都有着领先优势,以及资源互补能力。通过战略重组,必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雷丁汽车高层在签约现场透露“未来,雷丁汽车将充分利用营销渠道资源优势,以全新定位打造野马品牌,让老品牌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重组之后,雷丁汽车将形成山东、陕西、四川三大经济生态圈,实现中国雷丁“品字形”战略排布。四川产业基地未来将形成年产30万辆汽车的生产规模,成为盘活产业、增加就业,拉动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