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了“炫富”、“露肉”,也不再有明星和粉丝的疯狂作秀,这一届的上海国际车展,变得非常“纯粹”,也足以号称历史上“最安静”的一届车展!
根据官方数据:本届车展共有来自1000家知名汽车展商倾情参与,展出总面积36万平方米;展出整车131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128辆,观众81万人次。
从状态来看,本届上海车展,是中国汽车市场彻底摆脱疫情阴霾的写照,同时,专业人士能够静心看车、了解最新的行业科技动态,甚至包括维权者,都从中了解到“理智维权、法制维权”的真谛。
所以这是一届变化非常大的车展,而这次车展之后,我们再来思考,究竟未来,我们会拥抱哪些变化呢?
![]()
最大的变化:科技领潮
“拥抱变化”的实质,其实是拥抱了科技的长足进步——围绕“新四化”,整个上海车展几乎就是智能网联、新能源、自动驾驶、智能汽车的一场最新科技的盛宴。
无论合资品牌还是中国品牌,在这场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A级车展上,都带来了最新的技术成果——与之相对应的是,新车型在此次展会中的关注度,反而比新技术关注度略低。
在这些最新科技当中,无论是激光雷达、AR导航,还是记忆泊车、远程泊车控制,乃至L4级自动驾驶等科技的逐步普及,让人们真实感受到了全新科技带来的出行变革。
销量排行榜上常年位居前三的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三大合资车企,分别推出了全新的纯电平台和相应的概念车、新款纯电车型,而丰田、本田、日产三大品牌则分别推出了混动、纯电、混动+纯电的新技术与新车型……
看来2021年,才是合资车企大举杀入新能源车市场的开局之年。
与此同期,中国品牌又诞生了许多新新造车势力,在上海车展前后,不仅恒驰摆出了新车阵势,同时华为、小米造车的传闻变成了现实;智己汽车、R汽车、岚图的量产车正式落地;长城坦克品牌独立,吉利推出了高端新能源品牌极氪;创维、OPPO则宣布加入战团……
铁打的车展、流水的品牌,虽然2021年参展整车品牌总数75家,相比2019年上海车展参展整车87家数量略低,但是整个上海车展的看点,却比以往增加了许多。
当然,上海车展也同步上演了车市竞争的残酷:在2019年尚能看到的不少整车品牌,都缺席了此次上海车展。
能够列举出来的品牌包括——陆风、大乘、猎豹、华晨中华、海马、博郡、东南、汉腾、观致、DS、爱驰、天际、奇点、东风雷诺、众泰、力帆……
对于这些品牌来说,或无新车新技术可展,或已经彻底告别车市,上海车展就如同一个缩影版的车市启示录,用最清晰的方式,从展内到展外演绎了车市白热化的优胜劣汰。
全向营销:展馆内外的鏖战
只要身在其中,就能感受到今年上海车展的另一个变化是:车企信息的披露时间,从曾经的十天左右,延长到了一个月——从3月底开始,车企已经开始针对性的陆续披露上海车展的相关信息。
从官方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现象,即虽然参展整车品牌数量少于2019年,但是展会期间的发布会数量却有非常大的差异:2019年上海车展,新闻发布会数量110场,而2021年上海车展的新闻发布会数量,却达到了138场!
不仅如此,实际到展会结束,车企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仍在继续,这与以往持续到媒体日第二天也形成了迥异对比。
这种变化,实际是线上宣传受到更多品牌厂家关注的体现,从营销手法上来看,如果说厂商以往营销关注点按照十等分来划分的话,以往线上投入精力可能只能占到4成左右,而今却转变为至少5成精力,被投入了线上营销宣传。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一种粉丝营销的具体体现,但另一方面,这一变化,实际也凸显了市场竞争的更加深入,对应这种变化,以往的营销模式,已经被现实打破!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