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最近突然火了,主要发生了两个热点事件,一个是某高速路口开出几十万个罚单,一个是外地车辆被频繁上锁,好像都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关于天价高速,有关部门给出了初步回应,首先纠正了62万个罚单的说法,称实际上只开出了18万个罚单,目前已经连夜优化,新增虚线并画了大字提示和箭头。
![]()
这件事情算是给了跟公众一个交代,我们主要说说另一件事。
据悉,不少外地车主爆料,称自己的车辆在佛山被频繁上锁,违规停车被上锁,停在停车位上依然被上锁,无论停在哪里都被上锁。
![]()
而这样的现象已经存在了很久了,几乎所有外地车辆都遭遇了类似现象。
想要开锁,就必须交200元的开锁费,关键是对方还无法开具发票,这说明锁车的人并不是官方机构的工作人员,极有可能是当地势力团伙。
有网友表示:停在村旁车位内的一排车辆全部被锁,无一幸免。
![]()
![]()
另一位车主亲身讲述自己的经历,称原本到佛山走亲戚,将车停放在了小区门口附近的停车位上,结果回来时发现车轮被上了锁。
车主询问保安情况,保安直言:这是佛山特产,最好别来佛山了。
无奈之下, 只能呼叫开锁人员,最后交了200元的开锁费。
像这位车主的经历,大部分外地车主都经历过。锁车现象并不只针对轿车,连货车都不放过,只要你敢停,他们就敢锁。
![]()
有的车主有脾气,发现车辆被锁后,就是不交开锁费,宁愿到4S店花一千块钱开锁,也不让那伙人赚黑心钱。
还有的车主脾气更大,知道佛山锁车情况挺严重的,就提前备好了大铁钳子,只要车被锁上,就用大铁钳子暴力剪开,一点都不惯着。
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佛山已经被很多车主拉进了“黑名单”,发誓此生再也不去佛山。这说明事情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再不解决,佛山会因为这些“乡规民俗”停滞不前。
还有网友爆料,全国知名的物流公司顺丰就是在佛山起家的,然而就是因为受不了这种现象才搬去了深圳,不知道这种说法准不准确,但可以反映出“乡规民俗”对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
我们可以从两点引起思考讨论。
第一点,锁车是否合规合法?只锁外地车,或者随意锁车显然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就算车辆违规了,也应该由交警等执法部门来监督执行,而不是以“乡规民俗”的方式乱收费。
第二点,胡乱锁车行为和景区胡乱收费的行为性质一致,都是背靠当地的资源和势力实现载客的事实。比如说最近大热的三亚海胆蒸蛋事件,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看似得到了一些小利,然而失去的却是全国游客的信任。
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是胸怀,想要有大的发展,就必须学会包容各种各样的文化,宽以待人,好客之道。当然,如果能够在展开胸怀的时候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特文化,那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