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上海车展恒大汽车展台,一共展出了9款车型,从恒驰1到恒驰9,涵盖了从A级到D级的轿车、SUV以及MPV。对于一个刚刚进入汽车领域的新品牌来说,可谓阵势浩大。
在车展发布会上,恒大汽车表示未来到2025年产销超100万台,到2035年产销超500万辆。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恒大汽车听起来倒是很新鲜,一个地产企业制造汽车靠谱么?之前我也好奇这个问题,不过研究了一下恒大造车的过程,确认他们真有造车的实力。
“人和技术”无疑是造车的核心,恒大先后收购了荷兰e-Traction和英国Protean两家在轮毂电机技术小有所成的公司;购买了FEV和本特勒研发的3.0新能源汽车底盘;收购了国内拥有四大生产基地的动力电池企业卡耐新能源等等,短时间通过购买的手段,让恒大迅速构建起贯穿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的全产业链体系。
不过单纯依靠收购也行不通,毕竟真正先进的技术是“非卖品”。对此,恒大则采用了合作的方式。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期间,许家印还在德国举行了一场“答谢晚宴”,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Markus Heyn,麦格纳CEO Don Walke,大陆集团CEO Elmar Degenhart均是许家印的座上宾;9月,恒大收购了本特勒新能源汽车3.0底盘架构知识产权;11月,恒大汽车便宣布和60余家全球顶级供应商签约。
恒大重金吸纳的不仅仅是先进技术,还有顶尖人才。恒大在2020年9月9日发布了一组招聘启事。招聘启事显示,恒大计划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车产业世界顶级专家和技术精英,工作地点遍布在中国、瑞典、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日本、韩国等九个国家。
并且多达15位全球知名设计师与恒大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其中包括全球十大汽车设计师之一的Walter De Silva、设计了保时捷卡雷拉GT、奔驰E级的Jason Clark Hill、原宝马设计总监Andres Warming等等。
和传统车企缓慢的决策和行动相比,恒大汽车用令业界瞠目结舌的速度构建起自己的研发体系和技术资本,并且以惊人的魄力打造出贯穿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恒大系”企业。而恒大新能源生产基地的建造,同样体现了恒大汽车超强的执行力和速度。
近日,上海生产基地、广州生产基地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许家印也赴这两大生产基地视察,两座新建工厂的真面目也终于被揭露。其中,冲压车间采用德国舒勒冲压设备,拥有MMS智能自诊断系统;车身车间采用德国库卡和日本发那科设备,运用数字化双胞胎技术,能够实现生产数据跨车间协同,建设起业内领先的高端智能“黑灯工厂”。
涂装车间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德国杜尔生产线,可实现全自动喷漆、涂胶,并引入横置烘炉、快速换色等先进技术。装配车间同样采用德国杜尔装配线,恒大声称这是世界上自动化率最高的汽车装配线,就连轮胎都可以全自动安装。
恒大汽车是用资金换取时间,短时间内完成技术积累,所以才能在本次上海同时亮相9款产品。其实这种手段恒大是擅长的,2010年,恒大集团以1亿元人民币购入广州足球俱乐部的全部股份,并通过购入郜林、郑智等国脚级球员,提前四轮冲超成功,并在冲超的第一年便夺下了中超冠军,创下了中国版的“凯泽斯劳滕奇迹”。
恒大足球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买买买”的策略。通过在当时看来不计代价的豪购,恒大足球队搭建起了一套超一流的人员班底,再辅以名帅指挥,恒大足球王朝的建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然造车要复杂的多,对手也更加强大,有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也有奔驰、宝马这种传统车企。他们在新能源以及智能驾驶方面都投入很大,并且已经取得了一部分成果。不过我对于恒大汽车还是充满期待的,就等他们第一款车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