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鐵西區的李子
ID系列第二款车型发布了,中国是ID.6系列的第一站。(以下均合并简称ID.6)
如果说这款车证明了什么的话:虽然汽车产业在改朝换代,但中国还是最大市场,在燃油车领域,中国是豪华、超豪华、跑车、超跑品牌的核心市场,在EV领域,中国市场也是最开放的。
看看欧洲、美国、中国这三大区域市场2020的新能源销量排行:
来源见水印 PS:美国市场只搜到EV销量排行
欧洲新能源市场保持了燃油车的特征:小车为主,越大的车越不好卖;美国车基本没人买账;只有特斯拉一个新品牌。
美国市场也一样:价格包容度较高,保时捷Taycan和奥迪e-tron的销量不算多漂亮,但还算过得去;BBA以下级别的欧洲车压根没机会;只有特斯拉一个新品牌,但完全是屠榜。
中国市场是最特别的:价格包容度高,品牌包容度高,本土新品牌三四十万的车型都能上榜。
这样一看,大众ID.6首先来到中国简直再正常不过,欧美在汽车工业领域,完全就是谁也看不上谁的状态。特别是欧洲汽车市场,排外性相当严重,表现相对较好的日韩系车企也不过勉强刮点油水,拿不到真正像样的份额。
对于ID.6来说,它要面对的现实是欧洲不欢迎大车,至于美国,更是大众的长期滑铁卢,即便EV是一个扭转乾坤的好机会,终究有太多惨痛的教训。
所以还是来中国吧,中国是最欢迎大众的市场,甚至超过欧洲本土。
不知道是否因为针对中国市场打造,ID.6很不ID,反而更像大众的燃油车。我们来按照先后次序看看大众ID至今推出的三款车型,ID.3、ID.4、ID.6: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有一样的感觉,ID.3的前脸是最简洁、特别,最EV化的;ID.4也还好,只是封闭式中网的灯带条变宽了,并不影响作为EV的观感;到了ID.6,看起来就很像一台燃油车,中网仍然是封闭的,但灯带变成了两条,变得很宽,就像是真正的进气格栅,下方的进气口也占据了更大的比例,越看越觉得就是一款燃油车。
可以试着从两种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
一是ID.6不像ID.3和ID.4系列各自有ID和ID.CROZZ原型概念车,它是纯粹的平台衍生产品,所以造型设计也就不像ID项目最开始的时候那么激烈,而长期以来的燃油车设计经验起了作用。
二是I.6要进入更高价位的市场,而价位越高,用户的品牌意识也更强。ID.6很可能将要面对理想ONE、蔚来ES8的竞争,燃油化造型所呈现的品牌象征或许是一个有效的竞争优势。
不过不管怎样解释,都可以确定一个事实,ID.6的战略意义与ID.4是不同的,后者面向未来,目的是让大众在今后也能保持领先地位。至于ID.6,面向未来的同时,多少会有些平衡成本的考量,更大的车、更高的价格,无论是提高利润还是减少转型中的亏损,都很有必要。
伴随着ID.6的到来,也正式拉开了EV市场的全新竞争形势:
传统巨头EV和新造车EV
进入4月以来,汽车行业便接连不断地迎来重量级新闻,新品牌、新车、新技术层出不穷。考虑到上海车展有可能是今年唯一的国际性车展,加上此前CES改成线上举行,汽车厂商几乎都把最重量级的话题带到了这个月。
而在轰炸式的汽车新闻潮中,最具代表性的两款产品,也是话题度较高的两款产品(抛开ID.6不算),分别是福特Mach-E和小鹏P5。
前者是传统巨头EV的典型,我们能看到媒体对这款车型的巨大期待,特别是传统汽车媒体,甚至以如同狂欢的态度在迎接这款车。它的特征也极为明显,足够有竞争力的价格、行驶质感,尤其行驶质感及驾驶乐趣,是中外媒体一致认定Mach-E的巨大优势。
后者是新造车EV的典型,媒体报道内容也聚焦在两个点:一是杀入15万级别市场,和传统燃油车竞争(然而小鹏G3就已经是15万市场,和合资紧凑型SUV竞争了);更重要的是激光雷达和NGP,能够实现红绿灯通行。
ID.6显然是传统巨头EV的一员,它重点列出的产品优势包括:乘坐空间、DCC动态电磁悬挂、矩阵式智能大灯、光语系统、呼吸式超高强度电池包、无死角电池装甲、车身安全设计。
无一例外,均是传统燃油车沿袭下来的产品优势,少有的例外之一,是IQ. Drive 智慧驾驶辅助系统。
从研发团队、设计团队、生产工艺、市场推广,传统巨头整套流程里经历过几十上百年成熟经验的积累,每一位员工都养成了一种寻常的思考方式。如果把Model Y交给大众的市场部去推广,大众一样会绞尽脑汁去设计出各种类似“XX式设计”、“XX级主动安全”这样的话术。
同理,把ID.6交给特斯拉,体验店职员重点要说的会是加速性能、辅助驾驶等等。即便成立时间不长,新造车也已经有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
伴随着大众MEB平台的展开,ID.6推出,以及福特Mach-E等战略级EV的上市,传统巨头与新造车的EV对抗才真正拉开了帷幕。
ID.6的竞争压力要小于ID.4,后者直接与Model Y竞争,而前者考虑到尺寸以及Model Y迟早要降价,更直接的对手或许是理想ONE和蔚来ES8。
ID.6很可能同样是一款低姿态的产品。作为紧凑型SUV的ID.4系列,其入门价格仅仅比同级别的燃油车探歌、途岳贵了3到4万,以此为参考,作为中大型SUV的ID.6,入门价格大概会比同级别的途昂高5万上下(途昂29.99万起)。贵过理想,贵不过ES8。大众跟本土品牌竞争时,竟然是手握价格优势的那个,你敢信?
大众大概会有一种找回青春的感觉吧,ta们终于有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我们才不是躺在老祖宗功劳簿上吃干饭的纨绔子弟,燃油车改EV,该轮到我们上了。
并不是每个传统车企都在为此兴奋。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