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入2019年,也意味着可以倒数着奔向2020年了。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真正严峻的考验将在一年后到来。
![]()
1月7日下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从洛杉矶飞抵上海,参加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期)开工典礼举行。据悉,工厂一期预计最快将于今年年底投产。项目建成后,生产车型包括Model 3和Model Y卡车,Model 3“乞丐版”有望做到 30 万。
![]()
另一条来自政策层面的消息已经发酵多时。按照此前有关政策,到2020年,乘用车新能源补贴政策将终止。有消息显示,今年2月到6月为补贴退坡过渡期,补贴退破幅度为30%;7月1日开始,补贴退坡达50%。补贴的取消,将使市面上销售的国产新能源车型价格上涨;而特斯拉等品牌的进入,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带来压力。面对内外夹击,中国新能源车企准备好了吗?
双重夹击
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保护网正在一步步拆去。
![]()
首先,“狼”真的来了。特斯拉来华独资建厂,打破了中国实行23年的合资股比制度。2018年4月,发改委宣布汽车行业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而特斯拉成为股比放开后,首个在中国独资建立工厂的汽车企业。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动工,让部分潜在消费者购买Model 3有了更大的可能。据了解,国产化之后的Model 3价格可能会下探至30-40万元区间。这一售价,已经和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代表——蔚来ES8 相重合。
![]()
2018年四季度,特斯拉产销量增幅表现还是不错的。数据显示,特斯拉汽车总产量为86555辆,较三季度的80142辆增长8%;汽车总交付量为90700辆,较三季度增长8%。
![]()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市场,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也将完全取消相关补助。根据《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提出,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
![]()
虽然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细则尚未出台,但诸多业内人士预测明年补贴退坡幅度将在2017-2018年20%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或达30%-40%,且地方补贴将被取消。预计到2020年,乘用车新能源补贴政策将终止。这也意味着,目前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大部分市场规模的北汽新能源、比亚迪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补贴退坡将使这些企业产品价格明显提升,如果想保持价格不变企业势必又将承担较大压力。
“危”“机”并存
当然,从整体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蛋糕无疑正快速扩大。
尽管我国汽车产销面临负增长压力,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却实现了一骑绝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105.4万辆和103万辆,双双突破百万辆大关,同比分别增长63.6%和68%。业内预计,2018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到120万辆,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至少增长40万辆。
![]()
与此同时,未来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日渐完善。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公布了与国家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共同制定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指出,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充电桩数量超过60万个。
![]()
“目前的充电桩数量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是不匹配的。”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公共充电桩的充电成本较高,利用率比较低,进而各地建设公共充电桩的热情也不高。据悉,《行动计划》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将加大相关部门间统筹协调力度,系统解决项目建设用地、电力接入、配建预留、燃油车占位、运营盈利难等共性问题。
![]()
当然,市场蛋糕的扩大同时也伴随着造车新势力等更多竞争者的涌入。如刚刚过去的2018年,正是新势力车企的产品交付元年。数据显示,蔚来、威马、小鹏、合众、电咖、云度、前途、新特8家新势力车企在2018年全年有持续的批量交付数据。这8家车企在1-11月的交付量是15195辆,占整个新能源乘用车的比例是2.3%。大部分新势力车企去年虽然有交付,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化或者量产的交付。而在未来,造车新势力将释放更多产品参与市场抢夺。
![]()
2019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真正优胜劣汰元年的最后一年,也是新能源汽车企业抓紧练内功的最后契机。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2020年迎来真正的洗牌,谁胜谁负,充满变数。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变化一定是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