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上瘾的特斯拉终于摊牌了:Model Y售价上调8000元。
![]()
就在特斯拉突然宣布涨价的四天前,一汽-大众ID.4 CROZZ开始交付,涨价的一天后上汽大众ID.4X也如约上市。这几个事连着看,难道不觉得特斯拉涨价的实质也是种一打二的策略?
成本增加未必是Model Y涨价的理由
![]()
3月24日,特斯拉中国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毫无征兆地在微博上宣布现售Model Y全系价格上调8000元,即刻生效,国产长续航版从33.99万涨到最新34.79万元,高性能版从36.99万涨到37.79万元。
![]()
对于突然涨价一事,特斯拉相关负责人随后表示主要是受公司生产制造成本上涨的影响。这个理由看似还是站得住脚,毕竟这一段时间动力电池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一直保持强势的上涨形势。以碳酸锂的市场价格为例,本月初市场价格超过每吨8.6万元,而在去年12月份的市场价格却为4万元/吨的单价,也是说短短四个月时间价格就已经涨了一倍多。除此之外,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钴、镍的价格也都无一例外的出现高速增长。
但是,别忘了同样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与Model Y零部件共用率达到了75%,如果因为原材料涨价而导致Model Y单车价格上调8000元的话,那么Model 3为何可以按兵不动?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所谓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增加这缘由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外面就只能从市场去找原因了。当前特斯拉国产的只有两款产品,而Model 3一直是扮演着“王者”的形象,去年在华销量超过14万辆,杀得竞争对手片甲不留。而今年1月份上市的Model Y上市后,交付量虽然没有直接惊艳,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产能,据特斯拉销售表示,长续航版Model Y的提车周期被排到了6月份,而性能版的交付周期更是延长到了今年三季度。
![]()
在特斯拉Model Y排长队的时候Model 3最近两个月的销量实际上却是处于下滑阶段的,当然肯定也是和上海工厂整体产能分流有关系。但是这个时候,Model Y的涨价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帮Model 3“种韭菜”?毕竟,对于特斯拉来说不管哪一款,只有市场卖得好才是赚钱的根本。
正面迎敌,特斯拉意图破解大众双车阵?
对于特斯拉来说,在中国市场实际上难以遇上真正的对手。去年喊了一年 “阻击特斯拉”的口号,但是无论是是蔚来的三款产品还是小鹏P7又或者是比亚迪汉EV,从销量上看都无法和一款产品打天下的特斯拉对抗。
![]()
但是,当大众MEB纯电专属平台的首款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之后特斯拉的真正对手也就就来了。尤其是以南北大众为战线同步推出ID.4X和ID.4CROZZ的双车阵之后,不到20万的起售价更是直接较Model 3的门槛降低了5万元左右。特斯拉会不紧张?
当然,大众的两款产品均为纯电SUV产品,而特斯拉Model 3作为轿车仅仅是尺寸上相对接近,而同样在一月份亮相的SUV则是Model Y。因此,可以看出特斯拉的战术实际上就是用Model 3和南北大众的ID.4正面交锋,而Model Y则要进一步拉开距离。
我们以Model 3补贴后24.99万的起售款为例,在南北大众中价格相差不大的则是一汽-大众的曜夜首发两驱和上汽大众的初见版,这三款车型配置实际上相差并不是很大,配置上各有所长。比如两台大众的ID.4续航里程到达到了550KM以上,快充时间按可以缩短到40分钟,轮毂大到20寸这些优势应该说对于国人来说还是大有投其所好的意思;当然Model 3的优势则非常特斯拉,比如202kw的电机总功率,百公里加速5.6秒以及无框车门、15寸中控大屏、8喇叭音响等等。
![]()
那如果再看看Model Y,轴距达到2890mm,车身长度达到4750mm,属于中型车的范畴。更何况全系都是四轮驱动,搭载76.8kWh的电池包,最高续航里程可达到594km,百公里耗电量仅为13.9kWh。从这些核心参数看,显然和大众ID.4不在同一个级别。
所以赶在南北大众ID.4双车交付前后,特斯拉顺势开启涨价其目的很可能就是有意从价格到定位上拉开Model Y的差距。这样,就是明显让头戴大众MEB光环的首款产品只能去和Model 3较劲,当然还必须得是中高配车型。这样是不是无形之中让特斯拉的产品定位有种高人一等的印象?这样自然更加有利于让本身订单爆满的Model Y再上一个台阶。
如此操作,对于消费市场而言大众的ID.4双车就只能在20万出头和中国品牌分食,甚至兄弟自相残杀,而再往上依然还是特斯拉的天下。这对于特斯拉来说是不是化解大众强势来袭的妙招?
![]()
当然,ID.4迅速上市无异于大众按下了快进键。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大众有能力在段时间投放更多的新产品,而这才是特斯拉在防守策略上要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