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比亚迪发布了“针刺不起火”的刀片电池,让电池安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搭载刀片电池的旗舰车型“汉”也收到了消费者的热捧,自7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达到57687辆。
近日,《新车新技术》来到了比亚迪坪山基地,亲眼目睹了一场刀片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对比针刺试验。三元锂电池在被5mm钢针刺入的一瞬间就出现了爆燃。而刀片电池在刺穿后,不仅没有出现明火,甚至都没有烟雾。
关于刀片电池为什么不怕针刺,我们写过一篇解析文章,大家可以点击链接(纯干货!比亚迪刀片电池究竟厉害在哪儿?)查看,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次工厂参观中,除了针刺试验,《新车新技术》还看到了比亚迪在碰撞安全、耐久试验、三高试验等更多方面的质量和安全体系。
超标准的碰撞测试,为汉带来了什么?
除了电池安全,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也非常看重中汽研C-NCAP、中保研C-IASI的碰撞成绩。不过对车企来说,测试机构相当于出题方,很多车企会按照碰撞机构的标准设立自己的碰撞实验室,在产品开发阶段进行针对性的结构加强即可拿到好成绩。
但面对中保研这种喜欢突击新碰撞标准的机构,车企如果停留在应试层面,在新标准面前就会有很大概率翻车,更别谈为车内乘客提供安全保证了。比如此前中保研增加25%偏置碰撞时,就有诸多热销车型被拉下马来。
《新车新技术》此行首先参观了比亚迪的碰撞实验室,我们此前曾到访过江苏无锡车辆检测基地,对测试机构的碰撞测试方式、假人的数据采集有了一定的了解。坦白说,作为一个专业安全测试的机构,无锡车辆检测基地的碰撞标准、假人数量远不及比亚迪碰撞实验室。
在碰撞标准方面,比亚迪碰撞实验室不仅设立了国标、C-NCAP、C-IASI等多种碰撞试验要求,还增加了美标、欧标的碰撞标准。此外,为了应对愈发严苛的碰撞标准,比亚迪还增设了正面柱碰、超高速碰撞等更多超标准的碰撞方式。
就拿旗舰车型“汉”来说,在上市前不仅进行了正面、侧面、追尾等常见的碰撞测试,还有最高时速120km/h的正面撞击和超高难度的小面积偏置碰撞等,而用于碰撞试验的比亚迪汉试验车接近500辆。这些超纲的测试,让比亚迪在车型研发过程中验证了各种极限碰撞条件下的安全性,针对性对“汉”的被动安全系统进行了更多的提升,为用户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全面的保证。
当然,碰撞测试的核心是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在现实中,性别、体重、身高、年龄等因素都是影响乘客安全的因素。为此,比亚迪采购了远高于行业标准的假人数量,拥有不同年龄、性别完备的假人家族,可以最大限度还原车内不同座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坐姿乘客在发生碰撞情况下的真实受伤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碰撞假人的生产制造是一个垄断行业,采购价格极其昂贵,像比亚迪碰撞实验室中最贵的一个侧碰假人,采购价格达到了700万,而比亚迪整个碰撞实验室的投资达到了1.5亿元。这些完善的碰撞设备和超标准的碰撞测试为比亚迪主被动安全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全面的保证,虽然中保研、中汽研目前还没公布“汉”的碰撞成绩,但在比亚迪碰撞实验室走上一圈,你就会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安心。
如何从源头解决电动车用车痛点?
这次前往深圳坪山,出发时上海的温度不到10°C,深圳却已经飙到了30°C。同行的一位媒体朋友调侃道:“中国实在是太大了,一天之内咱们就经历了冬天和夏天。”这何尝不是新能源车面临的问题呢?我国幅员辽阔,天南海北的气候差异巨大,如何保证新能源车在全国各地都能拥有良好的适应性是摆在每一个车企面前的难题。
在我国,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在开发过程中都会在黑龙江、吐鲁番、牙克石、海南等地进行实地的“三高”路试。而比亚迪不仅要有实际路试,还采集了全国各地的路况、温度、湿度等真实数据,设计了覆盖-40℃-80℃的环境舱,可以模拟更为极端的高寒、高温环境,进一步还原了全国用户的用车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在真实用车环境中面临着的使用场景更为复杂。近年来,全国多地出台政策要求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车。而这种高强度使用场景对新能源车的耐久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毕竟,90%的普通用户用车里程不超过15万公里,但网约车可以轻松达到几十万公里。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中高级车型的设计寿命是30万公里,而据比亚迪工作人员介绍,“汉”的整车寿命目标定为60万公里。这样的设计里程已经足以覆盖网约车的使用寿命,对私人用户而言,更是提供了充分的耐久性保证。
就拿悬挂系统来讲,比亚迪不仅会进行大量的实际路试,还设计了 “24通道道路模拟试验”。该试验台架能够为每个车轮提供6自由度的颠簸模拟,可以还原用户可能遇到的95%路况,而传统的4立柱试验台最多只能70%的路况。据比亚迪工作人员介绍,汉试验车会在台架上进行3轮颠簸试验,每轮持续45天。总计135天的试验相当于实际行驶100万公里,是大部分同类车型测试量的3倍以上。
充电难一直是电动车用户的用车痛点,这些年借过很多辆纯电动试驾车后,我现在一向反感试驾纯电动车,因为充电实在是令人头大。很多公共充电站都会出现与新车不兼容的问题,有一次,我兜兜转转四五个小时,到凌晨2点才找到一根可以充电的桩。
这并非在我身上出现的个例,我们采访到的很多电动车车主都遇到过充电桩不兼容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种类繁多,规格差别大,甚至电压都不同,这些因素极大限制了电动车的充电便利性。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比亚迪设立了充电桩适配测试小组,常年在全国各地的公共充电站进行测试。这也让比亚迪的车型在全国大部分充电站,都拥有良好的适配性和充电效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自主品牌的质量、品控备受消费者诟病,但随着研发、制造能力的提升,自主品牌的产品力和口碑在近几年不断地提高。在坪山基地,我们也切实地体会到了比亚迪在安全、品控测试方面的严苛要求,以及比亚迪的强大的体系开发、测试能力。相信在未来,比亚迪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产品力与品质兼顾的优秀车型。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