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点并没有明确,就是电池严重衰减是否算出现问题?衰减到什么程度才应该更换?
由于没有具体的法规标准,加之电池的成本又非常高,主机厂和经销商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一旦出现问题,承担更换电池成本的很可能就是消费者。
但如果不更换电池,消费者就要承担车辆残值过低带来的损失,这无疑会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
在很多主机厂看来,虽然新能源车不保值,但使用成本足够低,抛开限行、限牌等因素,将车辆价格及三年的使用成本和燃油车来做对比,可能略占优势。
但是,补贴毕竟不会一直持续,新能源车行业未来一定是靠内驱力去发展而不是靠行政手段。
那么,在补贴退坡或者退出时,如果新能源车的价格上涨,上述优势是否还会存在?
如果新能源车行业只依靠限牌来销售,而不是依托产品自身和使用成本等优势,那势必很难保持高增长速度,更别谈在全国范围内覆盖大规模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