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调侃王境泽的“真香”定律,殊不知人人都是“真香怪”。在对造车事件进行多次否认之后,小米造车又有了新的眉目。根据信息称,小米汽车专利已经申请超过800多件,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号传输等这些软件方面,汽车零配件专利较少。
![]()
而根据智慧芽专利价值分析,小米汽车相关专利的价值超过1亿美元,超过蔚来汽车专利价值1864万美元,系能源车中特斯拉专利价值超过2亿美元。
另一方面,小米对造车依旧保持谨慎态度。小米集团在港公告表示,小米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以及研究,但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小米为何想要造车,却又“遮遮掩掩”,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捋一捋。
咱们先聊聊小米为什么要造车,原因有很多:
一是手机业务上升乏力,需要变换赛道;小米以往所向披靡的手机业务,在如今苹果大行其道,oppo、vivo崛起,华为强势的时代里,已经不那么吃香了。小米需要寻找新的业务突破口,坐拥万千米粉,电动车无疑是个好出路。而且小米跟车企关系不错,包括之前奔驰领导参观小米工厂,小米10至尊版与奔驰有过联名合作。
![]()
二是当下新能源车市场逐渐成熟,供应商、供应链体系都开始完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度也在慢慢提高。但是看市场占比,新能源汽车依然是一片蓝海,有着非常大的潜力。而且从蔚来、小鹏等新兴车企的成功案例来看,其原理上还是当年互联网公司的那一套商业模式,它们的成功让小米、华为、oppo 、vivo都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可复制性,只要有成熟的供应链,做手机和做车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只是取决于自身魄力和实力基础,能不能转换赛道。
三是在小米的智能互联蓝图里,除了手机作为载体,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还有来自股价的诱惑,雷军早期就通过自家的顺为资本投资了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收获了不错的收益。反观恒大目前一台量产车都没有,股价已经起飞,雷军不可能不期待。
![]()
事实上,自从小米集团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此消息一出,小米集团股价直线飙升,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3%。
不过小米接下来会如何造车,也是许多人关心的事情。考虑小米目前不算充裕的现金流,猜测小米大概率会先采用代工的方式进行,不会立刻考虑自建厂。
小米造车的底气,很大程度上因为此前小米看到了五菱宏光miniEV的成功,让小米看到了性价比取胜的可能性。而且小米本身就擅长做性价比,产品可能也是会往这个方向走,然后通过小爱同学以及小米智能互联方面的优势,压垮对手。
![]()
至于小米为何为什么说等等看看,暂时没有,估计主要是因为目前芯片短缺的问题,给很多车企都造成了困扰,小米虽然初生牛犊,但也选择谨慎观望;另外小米擅长的是整合供应商,供应链,降低成本的能力,对于雷军来说,造车虽然急,但也不急于一时,小米和雷军不像乐视和贾跃亭,还有很多考虑的余地。(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