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之道 每天车闻】我们来盘点一下2021年2月18日,汽车圈都发生了一些什么大事件。
汽车事件一:戴姆勒2020年净利润40亿欧元
2月18日,戴姆勒发布2020财年业绩。戴姆勒集团乘用车和商用车的总销量为284万辆,同比减少15%。营业额为1543亿欧元,同比减少11%。得益于成本控制及现金储备措施,戴姆勒息税前利润达66亿欧元,同比增长53%。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86亿欧元,同比减少16.5%。
2020年,戴姆勒集团在不动产、工厂及设备方面的投资为57亿欧元,减少20%。研发支出为86亿欧元,减少11%。工业业务自由现金流为83亿欧元。调整后的工业业务自由现金流为92亿欧元。工业业务净流动资产升至179亿欧元。
汽车事件二:吉利科技卫星工厂获国家发改委许可批复
日前,吉利科技官方宣布,旗下位于台州的星空智联卫星工厂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签的商业卫星制造项目许可批复。
据悉,星空智联卫星工厂是由商业公司主导、融合航天制造和汽车制造能力的商业卫星生产工厂,其位于台州湾新区,是国内首个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与此同时,官方宣称星空智联卫星工厂的首台设备已进场,预计于2021年10月投产,年产卫星可达500颗以上。
汽车事件三:丰田上调2020财年盈利预期
日前,丰田汽车在线上发布了2020财年前三财季(2020年4月-12月)的联合结算说明。数据显示,在报告期内,丰田汽车在报告期内实现累计营收为19.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9万亿元),相比2019财年同期下滑了3.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79.78亿元)。
此外,在报告期内丰田实现营业利润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17.55亿元),与2019财年同期相比减少53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4亿元),息税前利润为1.8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43.88亿元),较2019财年同期减少523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20.35亿元)。虽然新冠疫情的出现导致该企业销量下滑,汇率变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润表现,可丰田降本增效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损失。
在报告中显示,相比于第一和第二财季(2020年4-9月),丰田汽车第三财季(2020年10-12月)业绩回暖态势明显,各大区营业利润都出现了明显增长态势。
面向未来,丰田预计2020财年(2020年3月-2021年3月)将实现760万辆销量,相比于2020年11月的预计又增长了10万辆。而在业绩预期上,丰田第二次上调了2020财年的业绩预期,认为全财年营业利润有望突破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23.4亿元)大关。
汽车事件四:大众炮轰供应商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中国流传已久的一句古话,一般是大人用来教训孩子的。如今,大众集团也公开说了这句话,而教训的对象则是那些芯片供应商。大众集团表示,自己早就告知过供应商,即便新冠疫情在不断发酵,可全球汽车市场一定会强势反弹,可供应商则把大众集团的话当做了耳旁风,并没有做好产能提升准备。
“供应商们糟糕的排产计划加剧了这场芯片危机”大众集团一位高层对媒体披露:“我们几乎是第一个向供应商预警芯片危机的车企,在2020年4月份,全球汽车产业都因为新冠疫情而停摆,但当时我们就通知供应商,汽车市场绝对会在2020年下半年强势复苏。”
不过话虽如此,可2020年4月份汽车产业的“画风”着实不景气,几乎所有车企都出现了大面积停产,显然看到这种景象的供应商们并没有听信大众集团的“复苏预言”,所以也没能第一时间妥善调整好芯片产能。等车市真正复苏,供应商们芯片产能不足,开始通知车企时,时间已经来到了2020年11月,一切为时已晚,芯片危机已经不可避免。
《每天车闻》,这里有最新的当天汽车新闻,请继续关注《懂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