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吸引力,其实真越渗越深。
“为什么你买苹果,不买华为?”从不干涉我消费的老妈,给我扔下这么一句。
![]()
足斤足料、皮不薄馅还大、既有越级的面子,功能也足够接地;嚯~ 还有爱国情怀。
每一刀,都在瞄准钱包的咽喉!
![]()
最近,试驾几何C。Geometry,吉利旗下新能源品牌。
当然,是中国制造。
![]()
两厢车,封闭的中网,一眼的新能源;厚大的屁股,帝豪GS的孪生兄弟;
硬生生从旧里,长出了新。
这颜,感觉年轻人会挺吃的,两厢本就自带Sporty的BGM(@两厢思域),且还是台Cross。
![]()
每个人都有自己注重的某些配置,我再赘述,只会浪费你的时间,建议直接扫一眼配置表。
看看你最想要的,在不在表里?盲猜,十有八九会在。
![]()
![]()
顶配次顶配什么的,十来万的国产,舒适和科技装备随手能拉满。
该有肯定有,你以为不会有的,它也真敢有。
几何C顶配就有L2级别的自动驾驶,用下来,大体还行,但就还是~ 依然带点机械操作的生硬。
不太自然就是了。
诚意到位,日常用是Ok;
不过,能用 ≠ 好用 。
![]()
“在我的认知里,好像这是国产最不用担心的地方”,+1。
还是得自己去看去摸去感受吧,才真实。看一千个字,都不如摸上一手,闻上一口。
![]()
真不赖,挺洋气,不会掉档次。就设计师重点强调的科技感~ 会略有刻意,略太用力。
可能经不住求疵地推敲,可在大众审美上,管饱。
![]()
前方高能!
好,下面展开来说说,几个比较能Touch到我的点吧。首先,SEM系统。几何大吹的,就是自己的实打实续航,然而我发现,它真没吹。
基本就是跑多少,掉多少。我上下班就是12、3公里,表显就是跌12、3公里。
1 : 1。
可惜没机会测高速,作为电动的死穴,估计做不到城市这么乐观,可应该也不会被打肿脸。
![]()
提一个有趣,又实在的问题:
“我手上,究竟有多少真实里程能让我用?”
只要解决了这个问号,貌似就能让车主有莫名的好感,算是新能源文化下的,新G点?
说不定还能成为炫耀的点。例如,自豪淡定脸:“是吗?我的车会好点,表都非常准。”
而里程可预计,还会有一种摸得到掌控感。
![]()
无论是计划出行,还是管理自己的充电时间表,甚至应付意外情况;
对于新能源来说,心里有底,挺重要。
「 给点让我捉得住的东西 」。
![]()
操控这个范畴,好像除了Tesla,基本属于新能源的“三不管”地段。
第一,它既玄学又难搞;第二,它和卖车搭不上多少边儿;人话,就是吃力,还不讨好。所以,谁都愿意懒,可谁都不愿意管。
But,这就是不作为的借口?啧啧啧,还弯道超车哦 ~
![]()
几何C的转向,几乎比不上高级一点的直驱模拟器。
闲鹤云游,虚无缥缈。我觉得,方向盘,不如叫工具盘。
![]()
你下指令,它执行,除此之外,生死不相往来。
握着盘子,车子90%的信息,你感受不到。
除了那股快闻得到的电子味。
![]()
同样感觉的,还有底盘。
底盘厚实吗?挺厚实;
舒服吗?挺舒服;
高级吗?挺高级;
好吗?我是不敢说好,得看人。
![]()
和方向盘一样,底盘与你,中间隔着星辰大海,继续不相往来。
喜欢和车子交流和驾驶的人,大多会皱着眉头,然后,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而喜欢舒服,静谧,平坦,内敛的人,这底盘,U1S1,说不定这会是你的天菜。
![]()
车身动态。新能源独厚的优势就是重心低,极限的低,不能再低。
这个作弊一样的物理特性,即使坐姿不矮,缺乏那么点自嗨的运动感,可在弯中,的确稳。
波澜不惊,稳。
并不太需要多高级的设计,就能轻松取得超低重心这个成就,燃油车是要羡慕到舔地了。
![]()
座椅,很软很酥,也厚厚糯糯的,有“肥猪肉”感,QQ弹弹,用料又好,摸着舒服;
真的一级棒!吗?
料是堆满了,却反衬出人机工程的捉急。虽说不想提,但可能真的是国产之老病。
![]()
硬件超大杯,软件没上架。椅子没有多少适配生理曲线的设计,没贴合感、陷入感;
没有那种.. 座椅来主动迎合你的亲切,就正儿八经坐在一张高级的,软的沙发上,端着盘子开车。
能坐 ≠ 好坐 。
![]()
诶,说到这,我提一嘴空间。纵向是相对宽裕的,能有满足感,但横向,不优秀。
就是,你的腿可以随意伸,不过不能随便开。尤其主副驾。
![]()
那自然,产品力最强的点,都会钉在「 工具 」这个方向上。
几何C,我觉得产品力最强的点,都钉在「 工具 」这个方向上。
![]()
千人,千样。最后希望大家也能遵循这样的逻辑,理清自己的需求,理清备选产品的定位,然后再去做对接和权衡。
最后,你握在手里方向盘,就会是你最对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