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GR Supra是个不折不扣的星二代,当年父辈凭借暴力的直线加速闯荡江湖的时候,也是个呼风唤雨的角色。不过93 Supra没有料到,接替它的传统艺能的竟然都是两厢小车和电动车们。为了繁育一台不偏科的后代,牛魔王找来德国“铁扇公主”宝马,增加弯道基因。
于是,GR Supra诞生了。
我是一个对“Supra”这个名号没有过多情怀的人,唯一的印象是在街机厅里,用第三人称视角看着硕大的的臀部左滑右甩。当我们卸下滤镜去评价这台车的时候,不知是否和阁下的期望会有所偏差。
看起来
同样的手法也被运用在了前轮的位置,在硕大的机盖上也增加了一个黑色装饰条,从视觉上给了前轮眉一个具象的边界,虽然确实能让整个前轮区域更加壮实,但还是影响了线条的流畅感,93 Supra那种从头到尾的标致曲线,才会让人一直魂牵梦绕。
但,GR Supra依旧能称得上是一台漂亮的跑车。这种让车牌看起来无处安放的前脸总会让人爱的死去活来,比如新款宝马4系,比如阿尔法罗密欧Giulia。在前脸的任何位置安装一块铁皮,都会显得格外突兀(蓝牌:终于不是我的锅了)。
机盖一直延伸到车身侧面,打开的那一下着实令人血脉膨胀。我能想到的采用类似设计的在售车型,好像也只有DB11了(别杠开口方向)。
有别于宝马Z4凌厉的腰线,GR Supra沿用了前辈通过曲面来调整视觉重心的设计语言,甚至明目张胆地为后轮营造宽体的效果,为了凸显后轮澎湃的动力花尽心思。
凹凸有致的车尾有着令人过目不忘的本领,细巧的尾灯有条不紊地梳理着横向的线条,与风道相连的设计也与前灯呼应了起来。
坐起来
当我打开车门想要感受一下日系跑车风采的时候,从车内传来的源自宝马的提示音让我瞬间下头,这种感觉就好像苍老师发出了维特尔的声音。定睛一看,内饰横平竖直的线条和“性感”的车身着实有点不搭,幸好全液晶仪表盘中央保留了圆形的边框,为JDM的感觉扳回一城。嗯,是“塞巴斯蒂安·苍井”没跑了。
座椅靠背包裹感相当不错,对于体型宽厚的用户也非常友善。椅背上还进行了掏空处理,对于车主来说,四点式安全带和防滚架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整个座舱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槽点:坐垫长度怎么可以这么短!在办公室每天都坐的不够舒适的我,在GR Supra的车里感受到了什么叫雪上加霜。
动起来
场地内的试驾项目包括直线加速,制动回头弯,绕桩3个部分。总的来说丰田在GR Supra的驾驶体验中埋了不少彩蛋。恰好前不久正好试驾过宝马Z4 M40i(以下简称Z4),以此为参照系来聊一聊,如果你也想知道GR Supra驾驶起来的感受,可以带着这篇文章去宝马4S店“白嫖”Z4,就能大概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初步印象。
先说直线加速,在一脚地板油的情况下,虽然提速不如Z4来得迅猛(少了50匹多少还是有点影响),但GR Supra车尾的扭动幅度和频率都要高于Z4。如果把Z4比作一把直插心脏的利剑,GR Supra就更像挥舞的斧头。
日常生活中,GR Supra可以将每一次绿灯起步变得充满乐趣,我还特意给从踩下油门到平稳向前中间的这段时间起了个名字——“起床气时间”。而当车恢复平稳之后,又完全回到了宝马的模样。无论是涡轮迟滞的时长,还是变速箱换挡的节奏,都与Z4别无二致。
扔掉油门,在回头弯之前将刹车一脚闷到底,刹车脚感,制动距离以及点头幅度都是熟悉的德国风味。而丰田给我们的惊喜是车尾传来的源源不断的放炮声,仿佛在质问:“你为什么要让我慢下来!”可是,但凡你少刹一点,装着6缸机的车头就会要你好看。
而在绕桩的过程中,GR Supra表现得非常从容,从时速40公里到时速65公里,除了驾驶者需要更专注之外,车辆的动态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车头始终执行者方向盘的指令,而车尾总是迫不及待地跟随进弯,整体感受非常紧凑精准。
最后,我想感谢丰田。在这个一切向便利性看齐的时代,他们依旧能愿意制造一台与趋势背道而驰,并不那么容易驾驭的跑车。尽管有些设计稍显做作,尽管机械手刹也离我们远去,但这些都不妨碍我们感激GR Supra的存在。它一点都不完美,而不完美赋予了只属于它的个性。扪心自问,我们真正最钟爱的那些东西,有什么是完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