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都过完了,我们已经能够接触到非常多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甚至在10万块钱的国产车上就已经装备了L2级别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了。但不得不说,只有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好用程度,是最为顶尖的水平。
目前特斯拉正致力于将其新型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第三版硬件Hardware 3推向市场,日前,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一封发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表示,特斯拉还需要几百名内部参与者参加此完全自动驾驶项目。这特斯拉,是又一次把员工当作“小白鼠”了?
根据马斯克此前的预计,特斯拉计划在2019年年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今天已经翻年到了19年,特斯拉的时间应该是非常的紧迫了。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的第三版硬件Hardware 3是基于新的神经网络计算机开发的,它的运算能力相比前代有了显著的提升。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要倚赖这套全新的系统。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计划于2019年上半年发布该新硬件,然而时间不等人,要做全路况的模拟测试显然已经来不及了。所以马斯克把目标放在了自己的员工身上。
特斯拉希望员工可以参加自动驾驶的测试,并且向自动驾驶团队提供反馈。作为回报,参加测试的员工不需要为该全自动驾驶能力包付费,该全自动驾驶选装包价值8000美元(约合55000元人民币)。特斯拉还表示,一旦名额招满申请系统将立即关闭,这意味着申请机会仅有一次。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特斯拉作风。
也许不少朋友对待这个新闻会觉得稀松平常,因为特斯拉对于用户使用数据的收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去年12月份,特斯拉官方曾表示其电动汽车车主使用自动驾驶(Autopilot)辅助功能完成了10亿英里(约为16亿公里)的行程。这是特斯拉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特斯拉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改进了该自动驾驶软件,成为其一大竞争优势。
自2014年10月开始,特斯拉生产的每辆汽车都安装了该自动驾驶仪硬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本是专为畅通公路驾驶而设计,但是配备该系统的特斯拉事实上可以在全球各种道路和天气条件下运行。特斯拉会主动收集这些行车数据,并且被特斯拉用作算法反馈升级。
根据我们试驾后的体验来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的在市区里面使用应对一些突发情况还是存在一些反应不及时的情况。举个例子,驾驶员在市区的正常道路开启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结果前方车道因为施工被阻挡了一半,这时候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几乎辨别不出这样的紧急情况,只能通过驾驶员手动对方向盘的干预,才能够躲开路面障碍。这是我真实碰到过的。
我猜测,只要是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被驾驶员干预取消(或是因为速度过快,或是因为突发障碍),那么特斯拉很有可能收集这段时间内的驾驶数据。有了更丰富的数据之后,才能帮助特斯拉从软件算法上给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迭代升级。
其实特斯拉的做法,已经被智能电动车行业完全认可并且模仿了。例如来自中国的蔚来汽车,他们在去年年底发布了第一款电动SUV ES8,并且在今年内实现了交付1万台。
蔚来的速度看起来非常之快,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不完善的前提之下。比如ES8的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虽然硬件是有了,但是完全不可用,这需要通过后期的软件升级才可以用。更过分的是,ES8连全景影像这样的基础功能都暂时不提供,一切都要等到升级。
为了更透彻的了解到用户的信息,蔚来ES8还在车内车外放置了很多个摄像头传感器以及麦克风,蔚来希望通过这些东西,尽可能地了解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方式,以便更快的优化ES8的电子系统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你说这些东西蔚来能做好吗?我相信只要有时间,蔚来是可以把菜做完美了再端上桌。但在互联网的时代下,速度才是王道,慢一天的损失都不可估量。
所以开电动车一定是“小白鼠”吗?我并不是很认同。互联网的时代,人们的隐私会变得很难以为继。就像我们用的电脑和手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我们的大数据就被整理成册了。智能电动车,在某些层面上跟电脑手机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它们会承载更多信息枢纽的作用,也必定需要大数据的加入才能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但是电动车毕竟还是存在于公共道路的交通工具,安全必然是第一位的。所以各位智能电动车厂商们,玩“骚操作”可以,但是安全这根弦还是得时时刻刻绷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