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又一名海归技术人员被FBI调查。
据报道,美国司法部本月21日公布,现年35岁的中国公民谭宏进(Hongjin Tan音译)涉嫌盗窃美国石油公司商业机密,价值总额超过10亿美元。他在上周递交辞呈准备回中国发展,担任厦门一家公司的能源新材料工程中心主任,公司报案指称商业机密遭窃,联邦调查局于本月20日将他逮捕。
这不是美国不止一次逮捕中国的汽车新四化技术人员了。今年7月,美国北加州地区法院正式以窃取商业机密罪,对前苹果自动驾驶部门硬件工程师张晓浪(Xiaolang Zhang)提起诉讼。因为他于今年5月离开苹果后,加盟小鹏汽车硅谷分部从事自动驾驶开发工作。如果罪名成立,这位华裔工程师将面临10年的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款,这对他个人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同样是7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通用电气主任工程师(Principal Engineer at GE Power)郑小清在美国被捕,他被指控涉嫌窃取蒸汽涡轮制造流程图等技术机密送回中国。
更悲催的是,FF与许家印的短暂蜜月期,因为恒大的一篇软文稿提到了技术转让字眼,也被美国启动了301调查。
海归技术人员屡被FBI调查,为何?
由于涉及到国家层面,案件的内情外界难以详细知悉。但可以肯定的事实是,自中美贸易战开启以来,美国对中国在科技交流方面戒备颇深。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更让竞争对手感到了压力。前几天,华为孟晚舟事件,也是典型的例子。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多年发展,大而不强。为此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虽然经历了对比发现,国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积累丝毫不弱,弯道超车一词已经不再提,而是改为换道超车。
美国智库CSIS(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估算,从2009年到2017年,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直接投资超过3200亿元,累计减免购置税额等700亿元。总投入按3900亿元计算,这个数字相当于国内同期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额的大约42.4%。
一条全世界耗资最多,建造时间最长,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总投资1270亿人民币,而这几年对新能源汽车的总投入3900亿,足以建设三条港珠澳大桥有余。中国政府以大魄力、大手笔巨资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意在让中国汽车产业不仅仅是做大,更是要做强。
目前来看成就斐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市场远大于其他任何国家;中国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不仅占据了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市场,出口步伐也在加快;建立在电动化、共享化和自动驾驶技术基础上的出行革命,有望将汽车行业的发展推到新高。
在此背景下,不仅中国车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各大跨国公司为了中国市场也纷纷跟进。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不可忽视的未来之一,中美双方开始90天谈判,而较量则在谈判桌之外。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留美医学博士、智特创始人张欣认为,“有美国科研背景,回国从事相关工作,并不等同于‘科技间谍’,科学技术没有国界,但知识产权需要严格保护。企业与企业之间判定‘间谍’行为相对容易,一旦上升到国家层面,似乎就很难轻易判定是非。仅就学术交流方面,出国学习先进技术,回国帮助国内相关产业和科研发展,这不是所有国家都在做的事情吗?”
对此,只能告诫从事新能源的技术人员,如回国发展,必须要警惕不留把柄,低调行事,合规合法。以防被FBI请喝茶。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