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出行,安全第一。目前,汽车的安全配置越来越丰富,这固然可喜,但在安全配置日益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对确保行车安全更加重要。今天,我们就从多个角度讲一讲,驾车上路我们容易忽视的潜在危险,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安全意识。
![]()
![]()
车辆即使配备了丰富的安全配置,也需要驾驶员及乘客的正确使用才能起到保护效果,因此在出发之前排除车内的潜在危险非常重要。车内的危险包括不系安全带、不合格的车内用品、超载、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在仪表台放置杂物、在车顶粘贴玩偶等等,这里就不过多赘述,只选择普遍性和危险性比较高的两个进行介绍。
![]()
危险原因:安全带的重要性无需过多赘述,这里所说的不系安全带不止包括前排乘客不系安全带,也包括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发生事故时,前排乘客不系安全带可能会从前挡风玻璃飞出车外或者正面与正在展开的安全气囊发生碰撞,而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带则可能严重冲击前排乘客,后果都是十分严重的。
解决方法:司机有责任监督车上所有乘客系好安全带,自己的车上无外乎亲朋好友,不要让任何人冒险。
![]()
![]()
危险原因:不少车主出于保护爱车的目的都会购买脚垫和椅套,但却不知其中暗藏危险。不合格的脚垫可能会卡住油门,造成车辆持续加速甚至失控并发生严重事故。
不合格的椅套则情况更加复杂,一种情况是椅垫摩擦力不够,过于光滑的椅垫会使得驾驶员及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滑落座位,尤其是驾驶员如果滑落座位,则车辆很可能失控。第二种情况是部分车辆座椅内配备有侧安全气囊,安装座椅椅套会导致气囊在事故时无法在预定位置展开,造成危险。
解决方法:购买帖服的汽车脚垫,汽车椅套要选购尺寸合适,摩擦力适当的款式,对于座椅内安装有安全气囊的车型,不购买和使用全包式椅套。
![]()
![]()
既然开车上路,就有“同路人”相伴左右,这些“同路人”既可能是行人、自行车,也可能是汽车、卡车……我们在驾车出行的过程中有不少危险就是这些“同路人”带给我们的。
![]()
危险原因:行人移动的随意性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相对差,闯红灯、横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多发,而且与汽车等机动车发生碰撞后容易受伤。
解决方法:驾车出行礼让行人,作为行人遵守交通法规。
![]()
![]()
危险原因:灵活性强,速度快,部分电动车为抢时间逆行、抢行、横跨机动车道转弯等危险行为频频发生。
解决方法:驾车出行礼让电动车,与电动车保持合理的安全距离,以便应付突发情况。
![]()
![]()
危险原因:卡车总质量高、车身尺寸大、盲区大,不少卡车还存在着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情况。作为马路上的大块头,卡车一不小心就会变身马路杀手。
解决方法:驾车出行与卡车保持距离,减少与卡车伴行的时间,需要超车时果断超越。在卡车周边暂时无法摆脱时可以通过灯光、鸣笛等手段使卡车司机了解自己所驾车辆的存在,避免因身处卡车盲区而发生危险。
![]()
![]()
行驶在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路况,其中有一些路况总是暗藏危险。
![]()
危险原因:在高速公路的匝道口,突然变道甚至逆行相信大家都已经见识了不少,这样的动作一般伴随着前车的突然减速,非常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解决方法:在高速公路匝道前提前选择车道并提高警惕,控制车速,避免措手不及或被其他违章车辆殃及发生事故。
![]()
![]()
危险原因:目前,考虑到绿化效果的需要,我国有不少道路中心隔离带都种植了浓密的绿植,而在这些绿植之间可能设计有正规的人行横道甚至是行人违规穿越留下的过街通道。由于绿植的阻挡和行人安全意识的不足,一旦有行人横穿马路,司机会更难发现,危险程度非常高。
解决方法:行经这些路段时尽量保持在中间车道行驶,不超速,提高警惕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
![]()
危险原因:由于地势高低有别,城市中在雨季会形成不少的浸水路段,这些路段被积水浸泡,道路状况不明,可能会有下水井盖移位、积水过深导致车辆熄火等危险。
解决方法:经过浸水路段时不盲目通过,确认水位允许的情况下缓慢匀速通过,避免中途停车或急加速。车辆泡水及时逃生,熄火后不二次启动,车上乘员撤离到安全位置等待救援。
![]()
![]()
以上列举的三个方面的八种潜在危险只是我们驾车出行面对的危险中的一小部分,但也的确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你还知道哪些驾车出行时常见的潜在危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