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热闹,非娱乐圈莫属。你方唱罢我登场,大瓜一个接一个,此起彼伏,精彩十足! 郑爽的热度还没有退,张碧晨又来凑热闹, 真的是忙死吃瓜群众了 ! 许是临近年底的缘故,不只是娱乐圈,汽车圈最近也是大事一件又一件。百度官宣与吉利联手一起打造未来智能汽车,智己汽车成立仅仅20天便发布了两款新车;索尼公司宣布旗下首款车型正在进行上路测试;零跑牵手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合作等消息甚嚣尘上。当然,最令吃瓜群众惊诧的是,有消息传出,富士康和拜腾汽车的合作迎来确定性的进展。
![]()
那么,这次拜腾汽车牵手富士康再续前缘,还有机会吗?
我们简单来捋一下:
1月4日,拜腾汽车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加速推进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工作,力争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实现M-Byte量产。
![]()
1月22日下午,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通过电话会议形式,出席拜腾汽车全员会,发表“让拜腾嬴”为主题的演讲。这在拜腾内部被视为双方合作进入实质阶段的信号。
从接触到签约,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双方就达成了合作。
![]()
只可惜这段姻缘,网友们一片唱衰,并不看好!
关于其中原由,我们就简单从拜腾的历史说起吧!
拜腾(英文名:BYTON)是南京知行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FMC)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2017年9月正式发布。拜腾始终坚持塑造植根中国、布局全球的高端品牌, BYTON拜腾将全球运营总部、智能制造基地及研发中心都设立在中国南京;负责智能汽车用户体验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开发的北美总部设在硅谷 ,负责车辆设计与产品概念研发的设计中心在德国慕尼黑。此外,拜腾在中国北京、上海、香港分别设有负责对外事务、市场、销售和设计、资本市场事务的办公室。
![]()
不过,与很多造车新势力不同的是,拜腾创建团队主要为外籍人员担当,比如,原宝马负责“i8”的毕福康和原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担任联合创始人。也许是由于创始人的原因,团队人员大部分来自宝马、福特、谷歌和特斯拉等全球知名企业,阵容堪称豪华。
可问题是,豪华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造车新势力的起起落落,就像一出无人导演的闹剧,从最初的气势如虹到如今的千疮百孔,当潮水褪去,谁在“裸泳”也一目了然 。
![]()
2020年拜腾的故事用一地鸡毛来说都不为过。继毕福康、戴雷两位外籍CEO先后离职,留下一款尚未量产的概念车拜腾M-Byte、一张造车资质、一座电动车工厂、被央视点名“烧光84亿”都造不出量产车、各种各样的“不靠谱”。欠薪、缺钱……天花乱坠的负面信息更是缠着拜腾,再也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直到2020年6月拜腾发出内部信宣布停产停工,也就是变相的破产。
![]()
那么对于大家普遍都认为已经在造车失败的队伍中的拜腾,为何富士康出手呢?
事实上,关于富士康的造车梦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该公司用3.7亿元买下了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厂之一的台湾安泰电业100%股权,正式涉足电瓶线、影音传输线束、倒车雷达和智能设备等车用电子产品的制造。之后该公司就为特斯拉、奔驰、宝马等车企服务。今年更是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如此频繁的试水足以说明富士康力求转型的决心。
![]()
这样算下来,富士康的造车梦在十六年前就开始构建。可为啥偏偏选中一个负债累累的拜腾汽车,这是是救济,还是合作,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对于双方来讲都是各求所需;毕竟拜腾汽车本身有一定底子,又有一定的知名度,毕竟曾经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拜腾汽车的起点并不算低。如今新能源领域正处于爆发期,说不定富士康能从中捡到便宜。
不过,有媒体报道称,富士康为拜腾注入的资金约为2亿美元。但对于烧光了84亿的拜腾汽车来讲,这2亿美元无疑是杯水车薪,要知道该公司早已负债累累,想要翻身并没有那么简单。
拜腾汽车盘活的机会很小,这仅仅是我们的个人看法,富士康肯定有考虑过这一方面的事宜,它可能想从另外一方面找到突破口,毕竟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更何况富士康也不是愿意吃亏的主,不可能让这2亿美元打水漂。
![]()
更有不少业内人士甚至猜测,身为苹果“万年代工厂”富士康的真正的想法,可能是在为苹果汽车量产前积累经验,而不是真心救拜腾。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对于真正的答案,不妨交给时间吧!
结语
放眼未来,新能源车已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每个人都想进来分一杯羹。可往往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资源和资本正逐渐向优势企业倾斜。而为弱势的后来者,本来就“只有一次开枪机会”,产品交付时间越晚,机会自然就越少。在一个全球新能源汽车研发和迭代最快的市场,一款新能源汽车从产品定义算起,如果三四年都难以量产,很有可能产品还未上市,就已被市场淘汰,这绝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