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众汽车美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辛里希·J·沃布肯(Hinrich J.Woebcken)表示:
“三代之后,也就是近70年的时间里,甲壳虫车型的消失,将会引起许多忠实的甲壳虫迷们的大量情感共鸣。随着我们在美国逐步成为一家以家庭为中心的全产品线汽车制造商,并通过MEB(电动车模块化平台)提升我们的电气化战略,目前还没有计划取代它。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I.D.Buzz成为了我们对这款传奇汽车的现代且实用的新诠释,我也会想说,‘永远不要说永远’。我们为汽车界真正的偶像之一甲壳虫着手筹备的一年庆祝活动而感到兴奋,一系列的活动将在2019年7月普埃布拉的停产达到高潮。”
1.
>>>来不及说声再见<<<
▼
生物链有进化更迭、灭绝淘汰,汽车界亦是如此。而就在日本性能车抱团复苏的2018年,大众宣布将于2019年7月停产平民车的鼻祖:甲壳虫,一代传奇的谢幕开启了倒计时。一切都是那么突然,一切也都是那么合情、合理。
2.
>>>传奇的崛起注定坎坷<<<
现如今,提到甲壳虫,脑海中浮现出的只有两个词汇:精致、个性。
从头到尾圆润流畅的线条+与之相配的圆形细节
复古而不失新潮
殊不知在19世纪30年代开发初期,德国时任总理对这款车提出了诸多严苛的实用性要求。
空间:能够容纳两名成年人+三名儿童+全员行李
性能:最高时速大于100km/h、综合油耗小于百公里7L
售价:不高于1000马克
简单说就是一台空间宽敞、动力优异、使用经济、售价低廉的国民用车
而这个任务众所周知,落在了“保时捷之父”费迪南德 保时捷身上
经过五年的研发,1938年,第一代甲壳虫终于定型,当时他的名字不是我们熟知的甲壳虫,而是KdF-Volkswagen,KdF即为“Kraft durch Freude”( 快乐就是力量)。1939年8月15日第一台甲壳虫驶下生产线,广受民众赞誉和好评。
但好景不长,15天后的9月1号,二战爆发,甲壳虫的平民车梦也随即化为泡影,直到战后的1945年英国人在接收沃尔夫斯堡工厂后,在角落中发现了甲壳虫的原型车,仅1年后,甲壳虫随即复产。辉煌也由此开始。
1955年100万台
1967年1000万台
1972年15007034台打破福特T型生产纪录
2003年7月30日,最后一台甲壳虫驶下生产线
数字也定格在了21529464辆。
3.
>>>回归之旅<<<
1998年,北美车展上,第二代甲壳虫与广大车迷见面,品质新升级后的甲壳虫一改一代车型国民小车的形象,圆滑的造型已不再为空间服务,而成为了引领复古时尚的重要途径。
2011年,第三代甲壳虫上市,全新一代甲壳虫摒弃了2代的俏皮,而多了一份阳刚,更接近一代的造型,保证了后排的乘坐空间,让其实用性不再成为用户市场诟病的话题。
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章中大众同样保函诚意。今年的广州车展中,大众进口为我们带来了“Beetle Final Edition”甲壳虫经典款,情怀满满的全新经典款,无疑为Beetle倒计时注入一注强心剂。
在造型上,甲壳虫经典版拥有车迷们想要的一切。经典的蓝色系配色,镀铬后视镜,17英寸“Circle”饼状轮毂,让粉丝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第一代甲壳虫的韵味和情怀。
经典款全系搭配了1.2TSI的EA211发动机,最大功率77千瓦,最大扭矩175Nm,搭配一台7速DSG双离合变速箱,恰到好处,毕竟简单纯粹才是这一版本的诉求,在满足一切严苛标准的前提下,带给车主快乐才是经典款的真谛。
文章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