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0日,据路透社报道,大众中国CEO冯思翰(Stephan Wollenstein)表示,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短缺影响了大众去年12月的生产,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损失达万辆。
冯思翰表示,大众所面对的芯片短缺问题将延续到今年一季度,在此期间,大众集团总部和世界各地的供应商正在进行资源调配,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我们有望在一季度末克服这些困难。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的时候,形势会更加明朗。”
![]()
不止大众,据CNN在1月18号报道,福特汽车已要求其中在德国的一家工厂停产一个月,目前该工厂将从1月18日关闭至2月19日。福特在德国的这家工厂拥有5000名工人,该工厂生产的是在欧洲最受欢迎的福特车型—福克斯(Focus)。除此之外,上周福特还关闭了位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一家生产SUV车型的工厂。
同日1月18日,奥迪表示由于芯片供应短缺将导致第一季度汽车产量缩减至10万辆,现已让公司1万名工人休假,奥迪A4轿车和A5敞篷跑车的生产已在德国停产至1月29日。
![]()
而日本车企也不例外,早在去年12月份大众汽车就公开表示,因半导体芯片的供应短缺问题,将调整在中国,北美与欧洲的汽车产量。大众所面临的芯片短缺问题将会持续到今年一季度,所以大众集团总部和世界各地的供应商正在进行资源调配,采取各种应对措施。
本田汽车是新年来第一家宣布减产的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在1月7日宣布,由于用于车辆控制系统的半导体供给不足,1月份减产约4,000辆,包括小轿车“飞度(Fit)”(1月8日日本经济新闻)。
![]()
其次,日产汽车在1月8日宣布,由于电子产品(包含半导体构成)的采购出现问题,下调小轿车“NOTE”5,000辆的生产(1月9日日本经济新闻)。
丰田车企则表示,芯片的短缺绝对是车企行业性的问题,丰田目前正在评估半导体芯片的供应限制,并针对问题作出对策将问题降低至最少化,但是在于本年一月份,丰田在德国生产卡车的产量消减40%。
![]()
在中国市场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新车产销量最大的市场,我国其实已具备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像是芯片这类的车用高精尖核心零部件,这类的技术任然是掌握在外企企业的手里。所以这一次的全球芯片问题,也是已经影响了部分车企。
丰田从11月开始,因芯片问题而暂停了中国的一部分生产线,已经停止了“广汽丰田”的生产线。但是目前半导体的采购已经回暖,生产线已经开始恢复生产。
![]()
但吉利汽车则表示,吉利汽车其产量并未受到芯片供应短缺问题的影响。
而比亚迪汽车就表示称,公司在电池和芯片方面有着完整的供应链,不仅可以充分自给,还有余量外供。
由于汽车芯片供应短缺的影响还在不断蔓延,所以很多车企不得不减产、限产甚至出现了工厂停产的现象。(半导体材料是信息娱乐系统最重要的关键零部件,而由于疫情的出现,导致各种娱乐设备例如游戏机,平板电脑等等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导致了对半导体材料的需求也是出现了大幅上涨。)
![]()
总结:由于2020年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导致半导体制造商不得不被迫关闭生产线。但是在2020年9月的时候,多家汽车企业在国家单位的牵头之下早已成立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已经有70多家企业事业单位加入。相信不久之后,我国汽车芯片一定能够进一步突破,实现自主生产的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