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家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压力逐渐增大。为适应大势,发动机技术潮流开始由“大排量自吸”转向“小排量涡轮”。毕竟排量减小,又要保证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低成本等因素,发动机气缸数量减少是最直接、简单的方案。因此,铺天盖地的三缸机应运而生。
![]()
可能有人会问,减小排量的话,降低气缸容积不就好了吗?这里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原因。首先,排量指发动机气缸容量的总和。一台2.0L四缸发动机,每个气缸的容积就是0.5L。而根据国内外的实验证明,单缸排量在0.33~0.5L之间效果最好,所以那些1.5L或以下排量的发动机,三缸反而是最理想的缸数。
一.三缸机的“先天不足”
变化就仅仅是少了一个缸吗?显然不是这么简单!首先.缸数从偶数变为了奇数,活塞在其內部做循环往复运动时,无法消除因为惯性产生的力。这就好比一个人在冰上移动,自己很难做到马上停下来。而四缸因为其对称的机械结构,可以消除大部分的惯性力。好比你在冰上往前滑,对面有个与你体重相同的人以同样的速度滑来,你俩碰在一起时,就可以抓住对方立刻停下来。
![]()
其次,发动机做功分为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四缸发动机的气缸数量,恰好对应这四个冲程,达到了一种平衡。在少一个缸的情况下,会导致做功间隔变长,出现动力间断,降低动力输出的平顺性,进而导致在低转速时,无论是振动还是噪音都远高于四缸机。
![]()
二.技术在不断提升
面对这些三缸发动机的先天“缺陷”,各大车企做了很多针对性的优化,例如加平衡轴、减振装置、衬套等,同时对悬置系统进行特别调校,加装更多隔音材质,优化齿轮结构,从而减小齿轮撞击的声音。这些设计的核心目的,就是减小振动以及噪音的产生、传递。还有些车企,采用双质量飞轮等创新设计,在机械原理的层面上,进一步优化NVH表现以及吸收振动,提高动力输出的平顺性。还对车身结构进行特别优化,平衡发动机两端配重,保证车辆行驶时的NVH表现和乘坐舒适性。
可以说,要优化三缸发动机的振动表现,需要比四缸机下多得多的功夫。从目前结果看,主流车企的三缸发动机在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已经几乎感觉不到与四缸发动机的区别。非要挑剔,可能就是在怠速或者低速行驶时会有轻微抖动,不过也完全在接受的范围内了。
![]()
而针对小排量发动机动力基础薄弱的缺点,很多车企也都借助涡轮增压来提升动力,而结果也是显而易见。像通用1.3T、福特1.5T等机型,动力输出完全不虚主流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应付国内的120km/h限速毫无压力。
![]()
也有部分车企也另辟蹊径,加入混动系统,低速时使用电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三缸机的低转速工况,克服了机身抖动明显的缺点,比如领克、吉利的部分PHEV车型。
![]()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总结一下三缸发动机的优点吧:
1.排量小、排放低,更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2.生产成本更低,价格比同排量4缸机便宜
3.NVH以及振动得到特别优化后,与四缸差别不大
4.多数为涡轮增压或者混动车型,动力性能不弱
5.质量轻、横向尺寸小、理论上比四缸摩擦力更小,燃油消耗量更少
既然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选择三缸发动机呢?可靠性也许是一个原因。要知道,三缸发动机的曲轴和连杆活塞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会加剧部件之间的磨损,理论寿命要低于四缸机。
![]()
而且这些新技术的上市时间不长,还没有经过市场以及时间的考验,没人能保证开多少公里、多少年限,也就无法预知由于部件磨损导致的发动机抖动加剧、平衡部件失效等情况。也正因如此,人们更愿意选择结构简单、饱经考验的四缸发动机。当然,如果不考虑耐久性以及保值率,其实三缸机还是颇有优势,毕竟价格更低、动力差相差无几、油耗更低。
![]()
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未来发动机一定会向更节能、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小排量化也必然成为发展趋势。随着发动机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积累与沉淀,以及顺应社会对环境的更高要求,三缸机的优点会不断体现出来,并将成为内燃机领域的主流发展方向。可以预见,如果三缸机能顺利通过市场和时间的考验,终有一天会取代同排量的四缸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