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混动技术统称为DM(Dual Model),意思就是双模式,将纯电模式与混动模式搭配组合。这套技术自2008年诞生起,已经发展了十余年时间,更是不断被比亚迪进行中升级进化。我们下面说要说到的DM-i技术就是延续了比亚迪第一代DM技术的思想,在有限的成本空间实现明显的节油效果,打造更低的行车油耗。
2021年1月11日晚,比亚迪这个沉迷于技术的“理工男”,正式发布了他们全新DM-i平台的超级混动技术。看过这场自信满满的发布会,不得不让人感叹,看来丰田也要被比下去了!然而,DM-i混动技术真有那么强?在这里,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浅析DM-i混动系统
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什么是DM-i混动超级技术。DM-i的“i”即是intelligent,指智能、节能、高效,满足“追求更低行车油耗”的用户。这款混动系统主要由EHS双电机混动系统、插混专用骁云1.5L高效发动机、DM-i混动专用刀片电池共同组成。
首先谈谈骁云-插混1.5L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几乎实现了整机电动化,更加轻便、工作效率更高。具体来讲,它背后蕴含了下面这些技术。
1. 阿特金森循环。这一点,和丰田的混动是一样的。它的特点就是使发动机的做功行程大于压缩行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小能量损耗。简单的说,就是少吃饭多干活。但是由于这样的循环系统,低速时的工况并不理想,所以不能用在传统的纯燃油车上
2. 15.5高压缩比。提到这个,我不得不联想到在这个领域玩的很溜的马自达。马自达的第二代创驰蓝天发动机,压缩比可以做到18:1。提高压缩比的好处,就是可以使汽油燃烧的更充分,动力更强劲,燃油经济性越高。不过,过高的压缩比会使气缸内温度过高,在火花塞点燃汽油之前使其先被压燃,从而产生爆震导致发动机抖动。
所以,比亚迪采用了低温废气再循环EGR技术,控制气缸温度,以防止爆震。这个技术,就是通过废气稀释进气中的氧气含量,来降低燃烧温度,同时还采用了分体冷却技术,分别给缸盖和缸体散热,避免爆震产生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3. 43.04%热效率。这是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热效率在37%之后,每提升一步都是异常困难的,而丰田此前的最高纪录是42%,起步较晚的比亚迪做到这个成绩是相当不易了。而且,这款发动机也是世界上热效率最高的1.5L发动机。
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原因在于比亚迪的工程师在这款发动机上做了“减法”。它去掉了传统的12V发电机、机械真空泵、空调压缩机等部件,省去整个前端轮系,意味着减少了整个发动机的工作负担,进而减小燃油消耗量。同时,还有高效的冷却技术,加强机体散热,共同提高工作效率。不得不说,热效率都达到43.04%了,还可以喝92号的油,真是个“廉价劳动力” !o( ̄┰ ̄*)ゞ
4. 低摩擦技术。这个发布会上没有细说,不过应该是通过改变材料、使用精度更高的加工仪器等方法,降低发动机工作时摩擦产生的阻力,进一步提高效率。
看完发动机,接下来看看EHS双电机电混系统。这个电混系统分EHS132、EHS145、EHS160三款,峰值功率在132kw~160kw之间,峰值扭矩在316N·m~325N·m之间,峰值转速为16000rpm。相比上一代混动产品,体积和重量都减少了30%,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1. 双电机电控集成化设计,也就是说,它可以做到两个电机分别单独控制;
2. 串并联架构,发动机与电机的动力输出模式可以随时切换;
3. 单挡直驱,模组由单挡平行架构和湿式离合器组成,因为大部分工况都是电机输出动力,就省去了复杂的变速机构。普通的变速箱传动效率最高也就是90%,而单挡直接驱动的传动效率理论上会更高,燃油经济性更好;
4. 16000rpm高转速扁线电机,目前市面上用到这种类型电机的厂家不多,有保时捷Taycan和丰田第四代普锐斯,但Taycan的是人工装配,DM-i的跟普锐斯的类似,采用自动化生产。这种电机可以减小电流的皱肤效应,提高空间利用率,原理类似刀片电池,通过增加表面积从而达到减小体积的效果;
5. 电机最高效率达97.5%,这个就不多解释了;
6. 自主研发的IGBT4.0,学名叫“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比亚迪主要将其用于对电动车的电力进行控制,实时调整电动车的扭矩和输出功率;
7. 直喷转子油冷技术,因为电机功率受散热能力的影响,运用油冷技术,能够提高散热,以喷油的方式减小热量,有效保证电机最佳的工作温度,使得效率最大化。官方还称,相比浸油式油冷,这种技术的油阻更小,传递效率更高。但是正常情况下,浸泡油液里的方式散热性能更好,可能是比亚迪采用了一些特殊手段,使喷出的油温度更低,不过发布会上并没有提到;
然后跟大家说一下电池模块。比亚迪在玩电上可以说是玩到了极致,之前让自燃消失的刀片电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次混动车型的电池采用的是DM-i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其主要特点是:
1. 卷绕电芯串联,将一个电池里封装多个电芯,使电池包内电芯数量下降,结构更简单,稳定性更强;
2. 二次密封,卷芯软铝包装+刀片硬铝外壳,里面是软包,外面加了个硬壳,材料都是铝的,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3. 单节电压高,单节电压达到20V以上,以这种方式安装,理论上只要比亚迪愿意,单节电压想有多高就有多高;
4. 超长里程,电池电量为8.3~21.5kwh,电池续航为50~120km;
5. 电池的充放电电量区间控制在了20%~70%,不要小瞧这个,这样的充放电方式可以延长几倍的电池寿命,进而减小换电频率。有人会问,比亚迪的换电不是免费的吗?说得对,这也变相减少了厂家的成本,同时还满足了客户需求,两全其美;
6. 更安全、寿命更长,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加上更稳定的刀片电池结构,使电池的安全系数得到了叠加。且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非常稳定的材料晶体结构,加上热管理系统,电池寿命得到保证;
7. 最后说说这个架构的两个黑科技吧。(1)脉冲自加热,通过控制电池的高频充放电,使其内部达到了自加热效果,避免传统的先加热介质、再通过介质加热电池的过程,减少热损耗。所以,这个方法少了中间商赚差价,效率高,速度快;(2)冷媒直冷技术,这应该是个阉割版的功能,因为它少了一个热泵,只有冷却没有加热功能,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毕竟,预售价格已经很良心了,且本身已经具有自加热功能,能够理解。
还有一个小的黑科技——12V磷酸铁锂小电池,具有寿命长、充放电效率高、无铅化节能环保的优点,做到了整车使用寿命内无需更换小电池。
简单给大家概括一下。
第一,比亚迪DM-i大部分时间是纯电行驶,发动机不参加驱动,而是为发电机供电。有人会问,这不就是增程车吗?其实也不完全一样,它的发动机必要时,还是可以直接参加驱动的。
第二,这套系统可以通过使用情况的变化,随时切换串并联,也就是纯电行驶和混动行驶。所以,这套系统可以做到:
1. 电池为两个电机供电,电机提供驱动力;
2. 发动机带动一个电机发电给电池充电,另一部分电给另一个电机产生驱动力;
3. 发动机与两台电机同时输出动力,电池放电。
总的来说,DM-i平台是主张架构互相协调,整套系统围绕着高效两个字,做到油耗更低的同时,纯电行驶有更好的NVH表现,动力性能也超过传统的2.0T燃油机,当下比亚迪的“杀手锏”绝不为过。
跟丰田与本田的混动技术相比如何?
就账面参数而言,相比丰田的THS混动系统以及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DM-i的整体动力性能更好,燃油经济性更高,电机电控系统更优秀,发电机充放电效率更高。
技术层面上,比亚迪的技术更加创新,有着自己的特点,让人眼前一亮。而丰田本田的混动技术同样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再加上他们的这套系统已经上市有一段时间,可靠性经过了整个市场的长期验证。
非要说出一个强弱,我表示无能为力。毕竟比亚迪DM-i还没有真正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没人知道它具体表现如何,一切评价都基于整个发布会分析的,所谓的提升没人知道是否属实。单看发布会的介绍,就说一款动力系统的好坏,是很不负责任的表现。当然,有车以后也将第一时间拿到试驾车,对这款动力系统进行全面的实测,敬请期待。
些许疑问
比亚迪这次确实给了我们一种 “还能这样搞?”的感觉,但我认为,造车实力更加雄厚,混动技术同样不俗的丰田、本田,应该早就想到这些点了。而且,做“减法”向来是日企的强项,他们应该都知道单挡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绝大部分工况下纯电行驶最为理想、喷油式冷却油阻更低等特点,究竟是做了研究之后觉得不理想,还是他们固化了自己的思想而没有想到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对DM-i的些许期盼
这次DM-i的上市,破除了日系长期在混动领域的垄断,又一次“搅局”了汽车领域。与传统内燃机相比,更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不讲武德。这套主打经济性的混动系统,我想比亚迪将会下放到更加入门级的家用车型上,给更低价位的市场带来一次不小的冲击。这次尝试一旦成功,相信会改变合资企业在整个混动领域的布局。究竟会不会成真?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