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终于体验了一把本田LIFE,转过第一个弯我就惊了,它各方面的进步实在是太明显。大家都知道,LIFE是第四代飞度在国内的兄弟车型,老飞度底盘的单薄感没了,新车的底盘质感更厚实,走烂路更舒服;转向不再是虚无缥缈的白开水风格,新车的转向阻尼更高级,路感回馈也更丰富。光是这两点,就让我这个老飞度车主羡慕不已。
![]()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那些“打骨折”的新车吸引,通常来说它们都是一些进入产品周期末尾的车型,而且还会被冠以“抄底”的名头。试完了本田LIFE之后我想说,“捡漏”虽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
第三代飞度的发布时间是2013年,往回推个2-3年,它的设计定型时间应该是在2010年左右。整整十年,汽车工业的进化一览无余。为了表达清晰,后文我们以新飞度替代LIFE。老飞度的手动空调还是传统的拉线控制,内外循环切换的拨杆后面连着一个挡板,现在新飞度的手动空调已经是电子控制了,旋钮的段落感做得比思域还舒服。老飞度的时代可能还没有驾驶视野这个说法,三角窗盲区大得感人,新飞度重点优化了前向视野,给人更强的驾驶信心。
![]()
(老飞度空调旋钮)
![]()
(新飞度空调旋钮)
大型汽车集团的同时期不同级别的车型,它们的设计调校思路基本是一致的。比如新一代的丰田车型,驾驶性和安全性提升;新一代的通用车型,燃油经济性和驾驶运动性提升。新飞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产品特征和思域雅阁高度相似,尤其是细腻的转向手感和敏锐的刹车脚感,和老飞度是天壤之别。
![]()
很多人会觉得全新的换代车型在结构安全方面的表现会更好,这话有道理,但也不全对。有时候老的平台经过优化同样能获得当前时期的优秀安全评级,从老凯越平台一路走来的雪佛兰科鲁泽得到了中保研小角度偏置碰撞的G级评价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倒是一些主动安全装备在老车上很难见到,可能是适配难度高,亦或者是宣传价值低,总之老款车型总是和这些装备无缘的。新飞度的高配车型这次用到了车道保持辅助、车道偏离预警和主动刹车的系统,更高级别的配置下放,这也是购买全新换代车型一个重要的意义。
![]()
(新飞度前挡用于主动安全系统的传感器)
为了车内空间最大化,飞度的转向柱相对靠前,而老飞度的方向盘只支持上下两向调节,不支持前后拉伸。这是我用老飞度最不满意的一点,如果我的右腿舒服地含到刹车踏板,手臂就不够长了,只能够到方向盘的6点钟位置,人机工程学模型很差,长时间开车容易疲惫。新飞度的方向盘可以前后拉伸,驾驶姿态更合理,此外新车前排座椅可以调到更低的位置,支撑性也更好。
![]()
这些隐藏的细节还有很多。老飞度的油箱盖只能从车内打开,每次加油都要弯腰扣一下开关,而且很容易和发动机盖的开关弄混淆。新飞度的油箱盖变成了卡扣式,只要车子在解锁状态下,按压油箱盖即可开起。老飞度的后门内侧拉手是一个常规尺寸,如果想用来放东西,只能把手机竖着插进去。新飞度的后门内侧拉手经过了加长,刚好可以横着收纳现在的大尺寸手机,不用担心过弯时候滑落出来。除了驾驶质感层面的大跃进,这些与时俱进的小功能小细节,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车的使用体验。
![]()
(老飞度的后门内侧拉手)
![]()
(新飞度的后门内侧拉手)
当然了,老飞度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当年相对宽松的排放法规,让老飞度的动力表现比新飞度肉眼可见的更好,颗粒捕捉器出来挨打。另外就是配置高价格低,我的老飞度自动挡带天窗带铝合金轮圈,裸车价格才8万块钱。这些都是老车相比起新车的优势。
![]()
我们以飞度作为例子,是想表现全新换代车型在各个方面的巨大进步。10万块钱的入门车都尚且如此,那些定位更高的车型只会更好不会更差。如果你对驾驶体验有一定的追求,我一定建议你买换代新车,尤其是那种带有前瞻性的车子。比如2016年上市的十代思域,小排量高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更低的驾驶重心,更好的行驶品质,后续本田的换代车型大多遵照了这样的产品逻辑,所以2016年的本田思域用到现在一定是不显得落伍的。即便它当时的价格略高一些,但多花的钱均分到每一年,其实并不贵。
![]()
(2016年上市的本田思域至今也不显落伍)
如果你觉得驾驶体验是一种玄学,感受不到差异,并且对性价比和配置非常看重。那么趁着车型换代前的“捡漏”买车就很适合你了。比如40万出头3.0六缸的Jeep大切诺基和卖得比高尔夫还便宜的老款奥迪A3。借着经销商的清仓压力,趁火打劫一波,说不定还能拿到更便宜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