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品评 | 聪明的小鹏汽车为何惹出争议?
汽车品评 2021-01-15 09:50:09 0
![图片]()
文 字 | 苏 怡、大 眼
设 计 | 小宇宙
监 制 | 陈梓萱
资本市场总是有很多嗜好,声量高一点,会给他们的预期带来信心和财富,不管这声音的本身是否正确或者饱受质疑。当人们了解了这一点,很多现在看来不那么清晰的事,就会有一点眉目。比如为什么越是技术实力积累不那么深厚的企业,越愿意有一些游离于产品之外的声音被释放出来,甚至企业的高管,都会跳出来,用近似为梦想窒息的声音嘶吼,相信我们,我们是认真造车的那个。何小鹏绝对不是最夸张的那个,但最近堕落得却有点快。
在我们学习到的企业品牌传播和管理的学科中,企业的创始人或者是高管发声,一定是具备品牌的传播效用的。管理学也教会我们,关于公司品牌的塑造,不但要有体,有形,而且还要有魂。因此,当我们看到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活跃在微信微博上,不断发声,搏得媒体的眼球,我们用最善意的眼光去理解和支持;但遇到不那么值得推敲的事,我们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继续保持沉默。
近日,小鹏汽车对外宣称它成为国内首个进入欧洲市场的新势力造车品牌。真正第一个将汽车出口到欧洲的新势力品牌——是中国的新汽车品牌,爱驰汽车。
当一个习惯沉默,习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突然发出声音,那一定是有他的原因的。这个曾经执掌过包括奥迪、沃尔沃在内三个品牌的汽车人,用最有力的方式,做出了回应。
付强仍然是那个儒雅的人,在回击时保持了足够的风度。如果你是不知,或者只是为了讨喜,那么他也就是出来澄清一下。但如果想歪曲事实,他一定是要一追到底的。
这是全体爱驰汽车人历经辛苦,努力达成的工作成果,是基本事实的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调侃,任何人都不具备歪曲的资格,何小鹏更是不够。有信息显示,从请来“奥迪quattro之父”——Roland Gumpert,到和欧洲的知名汽车经销商集团合作,爱驰在欧洲的布局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实。到目前为止,爱驰已经完成了在法国、德国、荷兰、以色列以及比利时等几个欧洲主要销售国家的布局。
受全球范维内的新冠疫情影响,爱驰汽车在2020年并未完成付强之前设定的3000台的销售指标,但在今年欧洲几乎停摆的情况下,能够实现破千的交付量也已经着实不容易。随着欧洲疫情局面逐步得到控制,2021年爱驰在欧洲还会有更大作为。
反观小鹏汽车则在2020年12月22日,才向挪威消费者交付了第一批100台小鹏G3。
因此,从事实来看,无论从哪个基准面衡量,小鹏都不能称自己为首个向欧洲消费者交付汽车的新势力造车品牌。对于小鹏汽车来说,知道也好,不知也罢,明知之而为,不知之而为,在事实面前,都是要矮下去的。若是从善意的角度去解释,我们只能是看作,这也许正是小鹏汽车的另一种造势,他们需要这种炒作,需要被资本市场关注。
所谓传统和非传统,在我们看来,这只是外界给予当下汽车企业的一种非理性划分。这些制造领域的企业首先要提供可靠安全的产品给用户,才是王者之道。我们宁愿去相信,很多历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市场深耕的跨国公司或者中国企业,并不认可被资本市场高估值而吹捧起来的电动汽车泡沫。
何小鹏善于做这样的事,他们需要资本市场的青睐和支持,他们也需要足够的曝光,他们每多一个用户购车,都会给他们带来资本市场估值的提升。
所以,他可以去怼丰田章男,将丰田比喻成为被苹果掀翻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由此而制造话题,制造关注度,制造热度。一个真正好的企业,最内在的核心绝不只是利润追求,而是在实现利润之后如何回报社会,比如推动科技进步,比如解决人们的就业,比如给人们幸福感,推动国家产业进步等等。
以丰田汽车为例,其实丰田章男抱怨的是日本政府希望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从2035年提前至2030年的动议。对于丰田这样的卓越企业来说,10年时间内,不足以完成从产品研发到工厂调整的一系列工作,而且日本这个国家本身,无论是从充电网络还是发电设施也都没有做好准备。尤其是对于发电设施来说,在东京核电站事故之后,谈核色变的日本,如果采用燃煤发电,那带来的污染和丰田一众超级节能的混动车相比,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这已经不是丰田汽车的事,而是一个国家的事。但是从技术角度来说,且不论丰田也有e-TNGA的纯电动,丰田在传统内燃机领域拥有全球热值最高的发动机,全球最畅销的混动汽车、全球商业化运营最成功的燃料电池车队。无论从哪个维度看,小鹏汽车都没有任何可以指责丰田垂垂老矣的资格,因为从技术创新能力看,丰田是一个巨人,小鹏汽车仍相去甚远。
每一个购买汽车产品的用户,是资本市场最顶端的那一位上帝,只可惜那些依附于资本市场的企业,却经常把上帝当成是大数据里的分子或者分母。这并非完全是一件不好的事,但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而预言却是我们仅余的一点绵薄之力,在中国,发展需要资本,但要预见资本破坏的力量,当我们寄情于在大洋彼岸上市的这些互联网造车企业给我们带来所谓的汽车产业颠覆的时候,那就是汽车产业背离初衷,万劫不复的时候。2020年底,资本的力量把泡沫堆得更加华丽和巨大,几个公司的估值被吹到了天上。小鹏汽车也是一样。
小鹏汽车股价的一路上涨,其实是沾了美联储无限量化宽松和电动汽车虚热的光。在我们看来,小鹏汽车本身的体系竞争力并没有像其股价那么靓丽,当前,小鹏汽车仅拥有G3和P7两款车型,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储备来说,并没有成为其股价显示那样的强大。美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注册制的市场,也就是说它不会像在国内市场面临非常严格的审核制度,登陆美国股市的难度并不大于在国内主板上市。
我们并不排斥在风口起飞的任何企业或者什么其他生物,但如果从顶层设计来看,普世价值的传播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更需要脚踏实地,以产品力、营销力、体系力为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发展的汽车制造企业。在中国,这样的汽车企业有很多,他们也许不如小鹏那样会制造话题,但他们生产的汽车产品品质,一点也不比小鹏汽车差。
在小鹏汽车,我们也有一些朋友,我们也希望小鹏汽车可以做好。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创始人的特质,是一个企业特质很重要的决定因素。要想真正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车企,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与技术沉淀,并无更多捷径可走。
![图片]()
如今业内人士每每讲起小鹏汽车,其实都会对它的驾驶辅助系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有消息显示,2021年,小鹏汽车又要推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能否实现我们期待的L4,哪怕是有限场景下的L4,才是各方最为期待的。
我们愿意去相信,相比于去制造话题,博流量和关注,小鹏汽车有更多实事可以做,他们需要更加专注,更加务实。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