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编著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在北京发布。
今年的蓝皮书以“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道路”为主题,探讨汽车产业碳中和意义、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2060年碳中和发展目标提供有益建议。
蓝皮书通过六大篇章的主题研究,回顾和总结了汽车产业低碳化发展历程,以及当前低碳化发展成效,谋划汽车产业中远期发展愿景。
中国汽车产业能为2060碳中和做些什么?
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定下的减排目标。
那么,中国汽车产业在这个进程中将担任什么角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我国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汽车行业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汽车产业制度深化改革以及扩大开放,将有助于汽车产业迈向碳中和正轨。”
“2020汽车蓝皮书”总报告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即;“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近零排放、2060年实现碳中和”,分阶段实现碳中和长远目标,并提出汽车产业碳减排系统工程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表示:“今年的汽车蓝皮书针对‘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中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道路’,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这是一个重要开端,下一步,我们将联合相关研究机构,围绕汽车产业碳中和愿景,深化开展汽车产业碳中和实施路线图研究。”
聚集电动化,大众汽车集团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公共事务与合资企业事务负责人刘云峰博士表示,“与我国碳中和目标相契合,大众汽车集团的碳中和愿景是:到205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
接下来,大众汽车集团将战略聚焦电动出行,通过全产品生命周期的碳减排,实现碳中和愿景。
在大众汽车集团全球“go TO zero”战略指引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采取多种措施,加速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布局。
这体现在四方面:
首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已推出两款本土化生产的纯电动ID.车型;佛山和安亭MEB工厂也已正式投产,电动汽车年产能总和将达到60万辆。
其次,集团全新研发中心已落户合肥,成为其在华电动出行新基地。
第三,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还将持续深化在电池技术及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满足中国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第四,2020年至2024年期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资企业伙伴计划在中国电动出行领域,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并于2025年前实现15款新能源车型的国产,届时,电动车在集团产品的占将提升至35%。
此外,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于2021年启动公益林项目,助力中国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改善。
据悉,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国家权威研究机构共同编著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已经连续十三年对汽车产业发展形势进行全面论述,并就年度话题予以深度分析。